全国各地的印钞厂,印钞厂是怎么招员工的

首页 > 职场 > 作者:YD1662023-04-20 07:25:36

冷雾/撰文

郑广江/口述

翟若冬/图片

全国各地的印钞厂,印钞厂是怎么招员工的(1)

​​​回首漫长的人生旅途,许多事情在脑海里已逐渐模糊消褪,但至今仍记忆犹新的经历,还是在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银行直属印钞厂,紧随部队辗转于白山黑水间的那段艰苦岁月。每当翻开斑驳陈旧的像册,思绪就悠然回到60多年前硝烟弥漫的战场、长白山区机器轰鸣的印钞车间、乘闷罐火车转移在异国他乡的路上。

一、军校毕业,开始了与钞票为伴的职业生涯

1929年2月,我出生于辽宁省辽中县长滩村。1943年底,我在“辽中县长滩村国民优级学校”毕业,这是伪满政府办的6年制学校,当时父亲已去世,母亲在家务农,哥哥在距家60多公里的沈阳伪满铁路工厂做工。为挣钱养家糊口,我刚毕业就到沈阳投奔哥哥,先后在铁路工厂制材车间、机修车间做装卸工和学徒工,繁重的劳动每天挣5角钱,顿顿吃玉米面窝头和咸菜。苦熬了一年我就无奈地返回了老家,受雇于本村一户富农家干农活。除了能挣一份口粮,也可就近照顾年迈的母亲和读书的弟弟。1945年8月15日东北光复,日本鬼子投降了。听说曾克林带领的八路军部队已从延安来到东北活动,但受国民党政府与苏联所签协议的限制,八路军暂不能整建制开进沈阳,就住在市郊苏家屯,但少量人员在沈阳活动,苏联红军还是默许的。8月下旬的一天,哥哥从沈阳骑自行车急匆匆地赶回村里,对我说:“沈阳街头张贴着八路军冀热辽军政学校的招生布告,你快去考一考,将来毕业了或许能谋个一官半职的,不然,你念的6年书就白费了……”。哥哥的话,瞬间点燃了我心底渴望投身社会干番事业的激情。于是,我告别母亲跟随哥哥来到沈阳报考军校。

全国各地的印钞厂,印钞厂是怎么招员工的(2)

1943年底,郑广江(前排左2)在辽中县长滩村国民优级学校毕业合影,中间为老师。

1945年8月26日,我来到冀热辽军政学校参加考试,校址在沈阳大西门天主教堂旁的原伪满警察学校,一个大院一排排平房。沈阳及毗邻的鞍山、铁岭、辽阳市许多中学毕业生都来应试。考试题是写篇作文,题目是: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中国?三天后学校张榜公布了录取名单,我如愿已偿被录取了。校长由冀热辽军区司令李运昌兼任,政委李涛主持日常教学工作。学校编设3个团,团下辖学员队,教员都是军人。主要学习政治理论,包括*《关于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重要著作,也学一些军事基本常识。穿的是从日军仓库接收的关东军黄色军服,带的八路军帽子,缀钉国民党帽徽,每人佩发一支步枪。9月份,学校奉命徒步转移到新民县继续办学。10月20日,本期学习毕业,学员们作为我党在东北培养的第一批本地军政干部,开始陆续向部队和地方政府机关分配。等到11月下旬,我与20多名学员被分配到驻新民县的“东北银行直属印钞厂”。该厂属机密单位对外称“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直属供给处”。

二、抢占先机,在新民县印出了第一批东北币

这里,需要先将建立东北银行及印钞厂的历史背景略作叙述。1945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根据党中央的决定,我十万大军身披抗战胜利的硝烟,迅速向东北挺进。10月31日,八路军、新四军和原东北抗联部队,在沈阳组建了东北民主联军。然而,由于国民党也出兵东北,这一地区很快又起战火硝烟。当时,东北金融市场混乱,“伪满州国币”、“苏联红军票”和银圆等币种混杂通用,各种币值变化急剧,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严重。

全国各地的印钞厂,印钞厂是怎么招员工的(3)

伪满州国钞票。

全国各地的印钞厂,印钞厂是怎么招员工的(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