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考察萨摩亚青春期的孩子,米德学习了多种当地的语言。在与萨摩亚村民共同生活数月后,她有了一个重大发现:
萨摩亚的年轻人能够毫无困难地从少年过渡到成人阶段,丝毫没有我们通常所谓的青春逆反期。
由此,米德在1928年出版了《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一书。
在《萨摩亚人的成年》一书出版之前,学术界对人类行为的成因充满了疑问和争论,众说纷纭。
概括来说就是先天(基因)与后天(文化)之争。
当时,绝大多数专家、学者、普通群众,都已通过“重新发现孟德尔”而接受了基因学说,并形成了——人类行为完全由基因决定的错误印象。
更为不幸的是,基因决定论还为种族主义者和优生论者提供了借口,他们企图通过所谓“选择培育”的方式,达到改良人种的目的。
而与基因决定论相对立的则是“后天决定论”,或者说是“文化决定论”。
文化决定论者认为:“人类行为完全或至少在相当程度上是文化、教育和环境的产物,选择育种虽然可以产生出良种生物,但将此做法推广到人类身上是没有依据且危险的。”
那么,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没有任何实验能够一劳永逸地证明相对论的正确性,但只要有一个可重复的实验能够证伪他的理论,那就表明相对论确实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