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獭和獐子之间,还生活着几种小型食肉类,它们是貉、花面狸和狗獾。但目前这三个展区的环境、丰容以及动物的状况还没有达到最好的状态,想看到它们的自然行为,得碰碰运气。
为啥呢?这三种动物的胆子比水獭要小多了,因为捕猎的普遍存在,它们在野外一般也都是避着人的。
三种动物中,目前最适合观察的是貉。不过想观察到活跃的貉,得卡一下时间:它们在游客多的时候会躲在树洞里,大约下午四五点人少的时候,就出来散步了。其他时候,得在树洞里面找。
貉是中国的一种本土犬科动物,特点是腿短身子短毛很长。在日本,貉叫“狸”,《平成狸合战》里的就是貉。貉长得像浣熊,英文名叫Raccoon Dog,也就是浣熊狗,可以说非常贴切了。但其实这两个种很好分,貉是狗爪子,浣熊有类似人的手指。在上海这座大城市中,还生活着不少野生貉呢。
貉
至于花面狸和狗獾,目前的展示效果不是很好。花面狸也就是俗语中的果子狸,是一种热爱爬树的动物。展区中的两只花面狸在白天就躲在一个人工树洞里,人工树洞前倒放着一个真的粗木,粗木的一端被它们挖出来一个洞,前面全部都是木屑。很显然,这些花面狸想挖个洞钻进去躲起来。给这些花面狸更多的遮挡,让它们有往高处爬的选择,就能够增进福利。
狗獾则是另一个状态。这个展区有水、有不止一个躲避处、有木堆,因为地方不小,游客往往看不到它们。鲁迅笔下闰土插的猹就是狗獾。
乡土动物区的更深处,则是几种超凶的食肉动物的地盘。目前已有豹猫、豹和豺入住,最大最好的虎展区还空着。从已有的展示来看,这些展区内有爬架、有遮蔽、有水池、有绿植,看起来还不错。但是,豹猫、豹、豺的习性不一样,三个展区虽然不一样大,各种陈设也不一样,但看起来模式差不多,似乎并没有针对性的设计。不过已有如此好的底子,在之后的运营里也容易慢慢做差异化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