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陶广仁老人用水牛耙田
陶广仁老人饲养的水牛
扬大养殖的奶牛(资料图片)
牛年将到,扬州有些什么牛?扬州的牛到底牛不牛?记者采访了解到,扬州的“牛家族”有三种:水牛、黄牛和奶牛。从目前来看,水牛和奶牛比较多,而黄牛较少。
扬州“牛家族”的历史
俗话说:“一牛可代七人之力。”对扬州来说,“一牛”多指的是水牛。
市农业农村局畜牧站负责人张斌介绍,在农业机械化之前,水牛对农人来说就是“宝贝”,农人对水牛的感情也非常深厚,“耕地、整地主要靠水牛。”
过去,从品种看,仪征丘陵山区的水牛比较多。丘陵地区荒山多,适宜养牛。其他地方,每个生产队也都有水牛,但数量偏少。在沙土地区,还有少量的黄牛(黄牛力气较小,但可以翻耕疏松的沙土)。
当农业机械化时代到来后,水牛很快被替代。不过,千百年来人对牛的感情依然没有变化,人们将翻耕机械称之为“铁牛”。
扬州的黄牛很少,在扬州市场上见到的黄牛,多是来自安徽,且多在牛市作为肉牛买卖。
在扬州,最早饲养奶牛的是扬州大学,其历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张斌说,学校饲养奶牛主要是用于教学科研,扬州奶牛发展较快是在2003年,那时扬州推行学生奶,牛奶走进校园,奶牛饲养也快速发展。到了2013年,扬州城区建立了很多鲜奶供应点,奶牛饲养进一步发展。
“到目前为止,扬州鲜奶日供应30万份。”张斌说,奶牛的饲养量也达到了5000头左右。扬州的奶牛,俗称黑白花牛,学名荷斯坦牛,“这种奶牛,产奶量高。”
“山区水牛”
是扬州特产牛
“现在饲养的水牛少了,即使养了,也都是用来作为肉牛。”张斌介绍,饲养水牛的人少。扬州水牛到底有多少,现在没有具体数字。
水牛也是有很多类型,在扬州丘陵地区的水牛,则是扬州的特产,它们名字叫“山区水牛”。根据《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记载,“山区水牛”主要分布在南京、镇江、扬州一带的丘陵山区。
八旬老人每年饲养多头水牛
在仪征丘陵山区,依然有人在饲养水牛。仪征马集秦桥村,82岁的陶广仁老人,现在每年都饲养六七头牛。“这事(养牛),只有年纪大的干了,年轻人很少养。”陶老家目前养了6头水牛,“之前卖了2头。”
“过去,我们这养牛的太多了。”陶老介绍,30年前,两三家就有一头牛,“不像现在,看到牛还挺不容易,过去,到处都能看到牛。”
“主要还是不需要牛耕地了,养的人就少了。”陶老告诉记者,在用牛耕地的时候,一头牛可以用10来年,“一般牛的寿命18年。需要好好喂,不仅喂草,还要喂粮食,牛的劲儿越大,地就耕得越深越快。”
“山区的地,很黏。”陶老说,如果想耕得深,有时候就需要双牛耕地,当牛老了耕不动地后,主人不忍心*牛,都是卖给牛贩子;有的牛很通人性,好像知道自己的命(运)了,走的时候还流着眼泪。现在,陶老养水牛就是为了当肉牛卖,“一般养两三年就卖掉了。”
“水牛很温顺(公牛相对好斗一点),也很好驯化。”陶老介绍,一般三四岁的水牛,就可以教着耕地了。
“公水牛和母水牛有差别。”陶老说,母牛体型要小一些,且角比较宽。公牛要大一些,角相对圆一些,“角是慢慢长的,到四五岁的时候,角才基本长全,这时的牛角又弯又长。”
大仪镇曾是江苏三大牛市之一
水牛饲养成本较低(吃草),过去也是役用家畜,因此那时的饲养量大。牛在年老后,还可以作为肉牛食用,也就有了吃牛交易牛的传统。
扬州的大仪镇曾是江苏著名的牛市。大仪牛市始于600年前(也有人认为始于300年前);清光绪年间,大仪牛市壮大,与徐州、丹阳并称江苏三大牛市,鼎盛时期,每集上市菜牛、耕牛逾万头。
交易的牛多,大仪的牛行(旧称牙行)也日渐增多,全镇有100多家以此为生。
实习生 丁欣怡
记者 向家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