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洋紫荆和香港有着不解之缘,它在地球上一直存在着,但首次被发现,是在中国香港,一位在香港工作的英国植物学家于1905年在香港植物园采集到了洋紫荆的标本,并为它命名,当然不叫”洋紫荆“,用的是他老师的名字,不用说,是英文名字。呵呵,估计后来的洋紫荆有个”洋“字,也与此有关吧。
洋紫荆和紫荆只是名字容易混淆,但花朵形状大相径庭,很容易区分,其实,更难区分的是它的爹娘——宫粉羊蹄甲和羊蹄甲,洋紫荆(红花羊蹄甲)是由宫分羊蹄甲和羊蹄甲杂交而来,所以,它们相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各不相同。
左:母本,右:父本,下:后代
叶片除了大小有差异,羊蹄甲的叶片比另外两种都大,直径分别是大约15cm和10cm,形状基本一致,细微差别不易发现,所以,还是从花朵上区分更容易更靠谱一些,或者从果实上区分也更简单。
洋紫荆不结果,因为是豆科植物,它们的爸妈开花后树上都会挂满类似豆角的豆荚,所以,如果你看到结豆荚了,那一定不是洋紫荆。
花朵外形上,可以从雄蕊数量和花瓣胖瘦来分别,羊蹄甲花瓣比较细,有3枚雄蕊,宫粉羊蹄甲有5枚雄蕊,花瓣比较宽大最上端的花瓣颜色最深,有纵向斑纹,洋紫荆雄蕊也是5枚,花瓣介于爸妈中间。
但让人抓狂的是,这三口之家的名字在两岸三地被叫得真是一个五花八门,在香港还是老子,到了台湾就变成儿子了,在大陆又变成娘亲了。
所以,不用那么复杂,也不必纠结,了解一下洋紫荆的身世,分得清就分,分不清就不分,反正也是一家三口,大众看花,不必那么专业,略知一二就好,傻傻分不清,也有傻傻分不清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