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仔细观察镜面雕刻的神兽,会发现它们有着无蹼的利爪,瘦劲的身躯,显然更符合陆生肉食哺乳动物的特征
后世有人根据其造型考证,认为这些铜镜的设计者可能是当时到达唐王朝的西方胡人,无论“海兽”还是葡萄,都来自异国文化,而为极开放的大唐所接受,并加入我国文化元素而形成成熟的造型。
“海兽”的原型应该是狮子。设计者是用狮子代表辟邪,而用葡萄代表繁荣。笔者基本支持这样的意见,但认为并不十分全面,这些异兽可能是一组当时生活在近东乃至非洲地区的猛兽共同组成。以上图为例,除了中间造型夸张的钮兽外,其他各兽中至少包括三类——颈部带有鬃毛没有延伸到背部的,颈部带有鬃毛且延伸到背部的和身体带有斑点的。
推测,第一种可能是现生的非洲狮,第三种可能是非洲豹或猎豹,而第二种则很可能是一种已经绝灭的大型猛兽——巴巴里狮。
巴巴里狮,学名Linnaeus Lion,是一种鬃毛可以一直延伸到背部的巨狮,十八世纪野生种群绝灭,十九世纪动物园中也不再有纯血后代
这是一种体形巨大,因为如同老虎一样独行而在狮类中十分另类的动物,唐代它还没有绝灭的危险,其形象被带入雕饰文化并不奇怪。如果这能证实,倒可以作为当时东西方交流之繁盛的一个注脚。“海兽葡萄镜”的“海兽”指的应该是海外之兽的意思,并不一定是生活在大海中的兽类。
我国文物中真正大量出现“海兽”,是在明代的瓷器中。从永乐开始,很多瓷器开始装饰千奇百怪的“海兽”纹样。
明万历年制款青花海兽纹大缸
成化莲池鸳鸯海兽大罐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