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吻
其主要分布在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
属于一种南方常见的常绿木质藤本植物。
除了基本的药用功能以外,钩吻自身具有强烈的毒性。
据了解,服食钩吻碱过量,可导致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强烈反应,肠发黑粘连。中毒症状包括流涎、恶心、口渴、吞咽困难、发热、呕吐、口吐白沫、抽搐、四肢麻木、肌肉无力、肌肉纤维颤动、舌硬、言语不清、烦躁不安、心律失常等。
而其中的“肠发黑粘连”也对应了传说中神农氏“肝肠寸断”的症状。
断肠草
第一位,见血封喉“见血封喉”是一个成语,形容毒性极为强烈,一遇到血便能导致中毒之人窒息而亡。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这个成语其实是来源于一种植物。那就是“箭毒木”。
“箭毒木”多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雨林中,是一种乔木,高25-40米,胸径30-40厘米;具乳白色树液,树皮灰色,春季开花。是一种剧毒植物和药用植物。
由于箭毒木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剧毒,一经接触人畜伤口,即可使中毒者心脏麻痹(心率失常导致),血管封闭,血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所以人们称它为“见血封喉”。
在西双版纳的植物园中有一棵长得极为高达的箭毒木,相传,这一棵树如果做成毒药,足以带走一整个县城人的性命。
见血封喉
由于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箭毒木越来越稀少,所以它被列入了《中国植物红皮书》作为“近危”植物而备受保护。
不论是在海南的五指山热带雨林,还是在云南的野生丛林之中,只要是有箭毒木生长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列为了自然保护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