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小型袋鼬科动物的相互交流和社会组织状况,目前尚保持几乎不为人知的状态。大多数或者所有的种类好像都是独居的,除了繁殖期间以及幼崽依靠母袋鼬获取食物的时候有些微的接触外。对那些通常低密度分布或者占据开放式栖息地的种类(例如宁高袋小鼠属)来说,雄性会持续不断地发出咔哒声或者嘶嘶声以吸引雌性,雌性如果接受雄性则发出回应。很多种类在不友好的相遇或在筑巢以及保护食物时,都会发出大声的嘶嘶声。
对敏肥足袋小鼠以及其他的林栖袋鼬而言,雄性幼崽在断奶时从出生地分散开去,有几段数天或者数周长的时间跟与其无血缘关系的异性住在一起。快到繁殖季节的时候,雄性会集合到树冠部,雌性则在那里与雌性进行交配。雌性把精子储存在生殖器官里可达两周,会产下来自于多个父亲的幼崽。对雌性而言,与数个雄性进行交配导致精子方面的竞争,可能对产生基因多样化的后代有益。对雄性而言,这样的竞争则降低了它们对自己的血统得以遗传延续的信心,从而驱使它们疯狂地寻找更多的配偶。
袋食蚁兽是袋食蚁兽科唯一的成员,专门吃白蚁,很有可能因为其食性,它才成为唯一一种全白天活动的澳大利亚有袋动物。它以横贯背部黑白相间的条纹而引人注目,并有一道显眼的白边黑条纹从双耳经由双眼直到口鼻部。这些区别性的皮毛特征和精巧的外表,使它成为最具魅力的有袋动物之一。
袋食蚁兽把大部分活动时间都用在寻找食物上。它走走停停,吸嗅地面,翻转小块的木头以搜寻隐藏在浅地层的白蚁巢。当确定了一个白蚁巢之后,袋食蚁兽会蹲在它的后肢上,用带有爪甲的强壮前肢快速挖掘。它的舌头会急速地伸出伸进巢道,白蚁就被它那极长极细的舌头带出。袋食蚁兽在挖掘白蚁巢道找白蚁吃的时候,一些蚂蚁也会被其无意间吃掉。它并不咀嚼食物,而是连同沙砾与泥土一同吞下去。
袋食蚁兽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是独居的,每个个体占据最大可达1.5平方千米的一块领地。在比较冷的几个月内,雄性与雌性可能分享同一块领地,但人们很少见到它们一块出现。它们终年用空心原木来遮掩庇护自己,尽管袋食蚁兽也挖洞穴,在比较冷的月份常常在里面度过寒夜。其洞穴是一些原木中用树叶、草(有的时候用树皮)做成的窝巢。在夏季,袋食蚁兽会待在原木上晒太阳。
在1~3月份,母兽会产下4只幼崽。幼崽会附着在母兽的乳头上,因为袋食蚁兽没有育儿袋。在7~8月份,母兽会把幼崽藏在一个洞穴里,到晚上的时候给它们哺乳。到10月份之前,幼崽已经长成半大,但是仍然待在母兽的领地里,以食白蚁为生。它们在初夏(12月份)分散开去。
袋食蚁兽一度遍布于澳大利亚的南部与中央各地,从西海岸到新南威尔士州的半干旱地区都曾经有它们的身影。现在它们只在澳大利亚西南的一些桉树森林或林地区域有出没。农业垦殖造成的栖息地破坏以及狐狸对其进行的捕食,很可能是造成它们数量衰减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