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感染的羊羔
螺旋蝇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公害”。
它们给世界各地的牲畜、野生动物以及人类,都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螺旋蝇一旦成规模出击,那一片牧区注定沦陷。
在几天内,便能看到牲畜裸露着白骨一个接着一个倒下。
如果防御手段不够,就连牧民都很容易遭到感染。
由于蝇类习惯成群在室外旷野中活动,诸如蝇拍、紫光灯等物理灭蝇法都对其无作用。
此外,*虫剂的效果也不是特别明显。
所以,牧场主当时唯一防止螺旋蝇的手段,就是多检查牲畜是否有易受感染的伤口、判断受感染程度。
而这又是件极其费力不讨好的活儿。
费时不说,还容易有漏网之蝇,牧民是叫苦连天。
原本,螺旋蝇大多在美洲中南部猖獗,后来也慢慢登上了美国本土。
尽管费尽了心思,1935年美国德克萨斯州就有18万头牲畜被螺旋蝇幼虫吞食。
20世纪50年代,螺旋蝇每年就给美国肉类和奶制品业就造成2亿美元以上的损失。
不胜其烦,人类也是从那时起决定向食人蝇宣战了。
而幸运的是,这场人蝇大战,最终是以食人蝇“断子绝孙”为结局。
Edward F. Knipling
1946年,美国农业研究所的昆虫学家Edward F. Knipling,就从一本名为《果蝇》的书中,找到了*灭螺旋蝇的灵感。
这本书由诺贝尔奖得主H. J. Muller所著,其中就提到了辐射可以导致果蝇不育。
于是,Edward F. Knipling便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即便是世界上最残暴的食人蝇,也怕无后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