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下降百米后的陆地版块概念图
由此可见,地球会在这一阶段步入冰期,地球各个纬度的平均温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可能会爆发大规模的“饥荒”,毕竟农作物还是比较喜欢温暖的环境的。
更不用说,在海洋大面积结冰,洋流活动减弱甚至消失的作用下,从前那些海洋的暖湿气流都会一并消失。这样的话,曾经降水量的充足的地区都可能变得异常干旱,这就更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了。
地球不同时期的冰期示意图
如果说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这件事对于人类而言是“长痛”,并且这种影响是慢慢凸显、不断加重的,那么海平面下降就是“短痛”,它的影响将会更加的明显和直接。
就像灾难电影《后天》所演的那样,海洋大面积结冰或者消退,对人类文明肯定会造成巨大的打击,而想在这种打击当中恢复元气也是很困难的。
这也是为什么科学家会说比海平面上升更恐怖的可能是海平面下降,毕竟从整个影响的周期来看,海平面下降的作用更加迅速。
处于冰期的地球的概念图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我们就能放任海平面不断上升了,毕竟如果全球的冰川都融化,海平面上升60多米的话,本就不多的陆地将变得更少,这对人类的生存也不利。
因此,所有的研究其实都是为了能够“未雨绸缪”,毕竟如果人类等待灾难来临的时候在行动,那一切就已经太迟了。那么,历史上是否发生过海平面下降的事件?这种事件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全球平均海面水位上升的变化预测图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海平面变化地质学家认为,在二叠纪末期时,地球的海平面曾有过显著的下降。而这种大幅度的下降主要与两种原因有关,第一就是泛大陆的聚合。
因为二叠纪末期本质上是泛大陆和泛大洋的全盛阶段,而这样一个高山深盆时期就会导致海水从大陆架回到海盆,最终使海平面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