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段时间因为课程录音,用嗓过度了,然后才深深感受到孩子们是多么的“不在意”,天天拉着我来问,“妈妈,为什么人生病的时候,声音会哑的吗?”“都像你现在这样子嘶哑吗?”“那你怎么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好起来呢”……
我招架不住,撑着自己的鸭子嗓音跟孩子们聊啊聊,所以我现在又没有办法录音了喏~因为声音再次光荣“崩”了。我跟搭档说这些事情的时候,搭档安慰着给我看了英国《独立报》去年做的调查,哈还真的有被安慰到啦。
因为《独立报》可以说是英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了,他采访了1500个家庭和小朋友,搜集很多调查后出了一个报告,有几个数据让我觉得必须要聊聊的:
- 2~6岁的孩子,平均每个孩子大概每天会提73个问题,而伦敦的孩子最多,平均高达93个问题。
- 平均每个妈妈一个礼拜要回答孩子近500个问题。
- 好奇宝宝的年龄高峰期是4岁。
- 孩子提问的时间总长度可以高达14个小时,意味着可以从早上六点就开始,一直到晚上睡觉睡着了才结束。
- 近1/3的爸爸妈妈们在采访面前表达了一样的困扰:精疲力尽、绝望、棘手、无所适从。
- 整体有40%的爸爸妈妈们表示,正是因为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找到了变成“无所无能”超级爸妈的奋斗目标,也最终成为了孩子心中的“榜样”。
唉,最后一段话尤其戳中我,因为我也是这样子啊,其实之前是文科生,主修还是偏心理社科嘛,没娃前对于很多物理、科学、数学等还真没那么浓厚的兴趣。
但是因为跟孩子们一起玩,感觉自己也打开了一个大世界,之前分享过的《》,里面的14项能力,都是我一把手边学边玩边示范的,所以虽然人到中年,但要自学起来的时候,真的是“所向披靡”啊啊。
那么如何面对孩子的好奇心呢?其实今天的文章也是想着跟大家捋一捋,以这几年来我跟孩子聊过的高频话题为例,比如生老病死、生命起源、自然现象等都是挺有挑战性的,一些方向我们还是要提前把握,这样子跟孩子沟通起来,才能真正做到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探索欲哦。
01“人为什么会死亡呢?”清明节刚过,对于大多数家庭可能面临着回答孩子关于死亡疑问的难题:
“我的蝌蚪去哪儿了?” “豆芽为什么枯死了?” “为什么楼下的蜗牛死了?” “为什么人会死呢?”
这些对话我都跟孩子们聊过。如果要跟孩子介绍死亡的概念,比较好的方式是从植物、或者宠物的死亡开始——如果孩子有养宠物的话。之前我家孩子学校有养蝌蚪,某一天蝌蚪意外死亡了,孩子们还开了一场哀悼会。同样,一棵植物,比如种一个黄豆芽,豆芽枯萎死亡了,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跟孩子讨论死亡的契机。
当我们开始种植的时候,就可以跟孩子沟通“生命周期”这件事情了,比如告诉孩子“这个豆芽的寿命比较短,它会发芽、会成长,但是由于它的寿命比较短,所以它不会一直都长大,它可能3~5天就会枯萎了。”很多孩子没有办法接受死亡这个状况,恰恰是因为之前没有做好准备。
这几年下来,我家两个孩子对生命周期的理解已经比较清晰,因为生、死其实是彼此相关联的,无论植物、动物还是人类都有生命周期。我们出生,我们活了一段时间,然后我们去世。人类的寿命周期比较长,如果没有其他意外的话,人类的平均寿命是要到70多岁呢,所以我们能互相陪伴很久很久的时间。
人为什么会死呢?是因为他的呼吸已经停止了。当一个特定的器官停止运作,或者生病到没有办法治愈的时候,人就会停止呼吸。也可以尝试告诉孩子们,“当我们因为死亡而伤心、悲伤,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我知道你是为自己失去的东西而感到难过的,我也跟你一样感到难过。”
02“我从哪里来的呢?”关于生命的起源和发展孩子们也问过很多了:
“我从哪里来的呢?”
“妈妈,你那会儿肚子那么大是因为有弟弟在里面吗?”
“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
“为什么奶奶会有白头发呢?”
“为什么爷爷奶奶要叫自己是’老人家’呢,他们老了吗?”
这类提问层出不穷,但最好的方法还是用逻辑和科学的方式去跟孩子介绍,我经常跟孩子做的一个方式就是“对比”,比如伸出手跟孩子的手比较一下,或者把全家人的手都摊开互相去看,跟孩子沟通从我们几个人的手纹里,就可以看到一个人的一生是怎么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