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县南村乡西山底村2800年侧柏,林业部门提供)
【保护】古树复壮尚存技术难点 还需法律法规、政策资金等的支持
古树属于自然,属于历史,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不过,古树的价值,还需要通过更多的宣传,让更多人所了解。陈德成说,在河南的古树保护工作中,还有诸多需要完善之处。
以济源市为例,当地林业局相关人士说,他们每年针对生境不良、生长势弱的古树,制定专项管护措施,通过设置保护性围栏、撑杆、避雷针等设施,开展堵树洞、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等复壮措施,改善古树生长环境,促进健康成长。
“针对一些生长衰退、濒危的古树,还需要专业的仪器、工具、技术等,确定其病因,找到其治疗方法。”陈德成说,在古树复壮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技术难点,比如对于主干出线空洞的古树,空洞是填充了好,还是不填充好,暂时还没有定论。
目前,国内个别地方已经开始了古树认养的尝试。具体到河南省,古树保护责任到人,但古树管护人没有任何经济收入,都是自发、自愿做这项工作的。
除了资金问题外,古树保护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郑州市已经出台了《郑州市古树名木及古树后备资源保护条例》,为郑州市古树名木及古树后备资源保护提供了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法律依据,将郑州市古树名木及古树后备资源保护工作引入了法治化、规范化轨道。
业内人士说,下一步,河南各地市和全省也需要研究制定相应的保护条例,为古树保护加上“紧箍咒”。
【版权声明】本作品著作权归【大河报·豫视频】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屈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