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下游,河南兰考县东坝头镇黄河岸边,有一个地方叫铜瓦厢。
1855年6月,也就是清咸丰五年夏,黄河在这里发生了决口,滚滚黄河水冲破堤坝,一泻千里,改向东北经山东流入渤海,结束了700多年夺淮河入海的历史,奠定了现代黄河下游格局,称为“铜瓦厢改道”。
据《兰考县志》记载:铜瓦厢原是一个古镇,在兰阳县城西北二十五里处,初名铜牙城,为古代武将驻军的城池,汉唐时为汴州东北名镇,元朝曾在此设铜牙县。
明弘治五年(1492年),黄河水溢漫铜牙城,河水退后,百姓用筒瓦镶城口,黄色的琉璃瓦,贴护长长一段堤坝,远望如铜墙铁壁,金光闪闪,又因此城在黄河之左厢,故得名“铜瓦厢”。明代曾在此设置管河厅和河道分司。
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称。黄河上游多高山深谷,犹如铜铸的堤防,很少泛滥,人们称为“铜头”;下游河道变窄,被称为“铁尾”。中游地处平原,河床抬高,成了悬河,容易决堤泛滥,被人们称为“豆腐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