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夏水指的哪里,华山天池的水哪来的

首页 > 自然 > 作者:YD1662024-06-12 04:12:50

华山夏水指的哪里,华山天池的水哪来的(1)

中国,曾称“华夏”,亦作“诸夏”。商周时期史官辑录的《尚书·周书·武成》曰:“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唐代孔颖达疏:“《释诂》云: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蛮是古代对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貊(mò)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蛮貊,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国家。俾(bǐ),成书于战国或两汉之间的《尔雅·释诂》曰:“从也。”意为中原和四方各国无不遵从。春秋末期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曰:“楚失华夏”。《左传·定公十年》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意为夏地以外之人不能图谋中原,华地以外之人不能扰乱华人。“华”,原是“花”之本字,《尔雅·释草》曰:“华,花也”。《尔雅·释言》曰:“华,荣也”。东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集注引三国时代魏人张揖:“华,蕊也”。魏晋时期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战国庄周《庄子·天地》曰:“尧观乎华。”乎,意为于。孔颖达疏:“华,地名也,今华州也。”华州在今华山下华县一带。约周秦之际逐渐增益结集汉初成书的《山海经·西山经》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高五千仞,广十里,远而望之,若华然,故曰华山。”班固《白虎通义》曰:“西方华山,少阴,用事。万物生华,故曰华山。”东汉郑玄参阅多本合编《论语·八脩》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wú)也。”《十三经注疏》邢昺(bǐng)言:此章言中国礼义之盛,而夷狄无也。举夷狄,则戎蛮可知。诸夏,中国也。亡,无也。言夷狄虽有君长而无礼义,中国虽偶无君,若周、召(shào)共和之年,而礼义不废,故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华山夏水指的哪里,华山天池的水哪来的(2)

思想家、著名学者章太炎在《中华民国解》中说:“雍州之地,东南至于华阴而止;梁州之地,东北至于华阳而止。就华山以定限,名其国土曰‘华’,则缘起如此也。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质以史书,‘夏’之为名,实因夏水而得,是水或谓之夏,或谓之汉,或谓之漾,或谓之沔,凡皆小别互名,本出武都,至汉中而始盛,地在雍梁之际。”古文字学家、著名学者顾实在《华夏考源》中说:“胥、雅、夏等古字相通,华胥就是华夏”。现代考古学家苏秉琦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中说:“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分布中心在华山附近,这和传说中华族形成阶段的活动和分布情况相像……庙底沟类型主要特征的花卉图案,可能就是形成华族得名的由来,华山则可能由于华族最初所居之地而得名。”

古代虽以“华夏”与“四夷”即南蛮、北狄、东夷、西戎对称,实则后来华夏系由部分夷、戎、蛮、狄,如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类融合而成。

华山夏水指的哪里,华山天池的水哪来的(3)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今宝鸡市陈仓区)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上的铭文,记述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新都成周之事,有“宅兹中国”一词。意为建都于中国。《诗经·大雅·民劳》曰:“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尚书·周书·牧誓》记载:武王率领伐纣大军至牧野,作战前动员曰:“逖(tì)矣,西土之人! ”意为远劳了,西土的人们。西土是指周国。如此看来,“中国”所指是中土。左丘明《国语·齐语》曰:“筑葵兹、晏、负夏、领釜丘,以御戎、狄之地,所以禁暴于诸侯也;筑五鹿、中牟、盖与、牡丘,以卫诸夏之地,所以示权于中国也。”意为增筑葵兹等地关塞,用以防御戎、狄,禁止其对诸侯的强暴掳掠;增筑五鹿等地关塞,用以捍卫中土各国的领土,向其展现盟主权威。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曰:“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并中国。”此处“中国”指国家。辛亥革命后,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简称“中国”,这个称谓才正式成为中国国号。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简称“中国”。

华山夏水指的哪里,华山天池的水哪来的(4)

“中华”一词,源自“中国诸华”,此语见于东汉高诱注秦代吕不韦等撰《吕氏春秋·简选》,意为“中国诸圣人的后代”。东晋桓温《请还都洛阳疏》曰:“自强胡陵暴,中华荡覆,狼狈失据。”古时亦对华夏族、汉族称为中华。唐代李百药《北齐书·高昂传》曰:“于时,鲜卑共轻中华朝士,唯惮服于昂。”自1899年,梁启超于《东月旦籍》一文中开始使用“民族”一词后,“中华民族”词组,逐渐作为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