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友爱上两爬
大多是因为它们美丽的外表
但在亲身饲养后
评价大多变成了:
“蛇怕不是瞎子吧,吃个耗子连头都找不到”
“蜥蜴的耳朵是不是摆设?叫它没反应啊”
“这蛙怕不是个傻子吧…咋就知道吃”
…
太肤浅了!
只按照人类的方式去评判两爬不叫真爱!
由于进化道路上的分道扬镳
我们作为哺乳纲的一员
确实很难感同身受地理解两栖纲、爬行纲
但从亿万年前至今天
它们的各类感受器官也有了惊人的进化
本期,RZ会以两爬的听力为首篇
带你走进两爬的感官生活
用更多维的角度去了解它们
在讲解开始前
我们需要明确几个概念:
1,
低频:1000Hz以下,如低沉的雷声、低音鼓、男低音等
中频:1000-2500Hz,如中性的人声、部分打击乐
高频:2500Hz以上,如音调较高的女声、蚊子振翅声、鸟鸣等
2,
人类能听到的频段在20-20000Hz之间
正常人可以听到30-16000Hz的声音
3,
音频(HZ)是声音的振动频率,可以理解为音色
而分贝(dB)指的是声音的强弱,也就是音量
二者并不是相同
那么,用肺当耳朵是怎么一回事?
青蛙没有外耳朵,但具备鼓膜和内耳。蛙的骨膜就是眼后的圆圈,有些青蛙的鼓膜很小,而另一些青蛙的鼓膜却比眼睛大。鼓膜的大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与雄性称呼物种的频率和波长有关。他们的耳膜就像普通的耳膜一样,具有非常特殊的适应性:与肺相连。肺部像耳膜一样,在吸收声音时产生振动,同时,肺部作为更大的器官还能均衡鼓膜内外的压力,来使得青蛙在发出非常响亮的叫声时而不会把自己震坏。
俄亥俄州立大学进化、生态与生物学副教授托马斯·赫瑟宁顿说,这项研究扩展了以前的研究,表明某些类型的无耳蛙和蟾蜍会利用它们的肺吸收声音的振动。
而这项技能并非蛙类独有,在实验中,一些蝾螈和蜥蜴(实验用的是绿安乐蜥)的肺部也能当作“耳朵”来使用。赫瑟宁顿表示,这可能是陆地上第一批动物的听觉系统。
在虫鸣蛙叫声音嘈杂的夏季夜晚,蛙类也可以在复杂声音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测试。研究人员将不同种类(也就是不同频率)的雄性蛙鸣混杂在一起,雌性会在两者混合的声音中清楚地找到自己同类另一半的声源,并向其靠拢。这与人类在嘈杂的聚会上听到熟悉的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虽然同为两栖类,有尾目在听力上则稍逊一筹:所有的蝾螈都缺乏中耳腔、鼓膜和咽鼓管,但具有像青蛙一样的耳镜系统,也可以听见部分空气传播的声音。但蝾螈主要通过自己的骨膜传声系统,将地面传导的低频振动(500-600Hz)声音由前肢拾取到内耳朵。相对于人来,就是用手脚便能听到周围的声音。
作为爬行类的听力担当
所有鳄鱼的听力都很敏锐
鳄鱼的外耳由短管组成,短管由结实的瓣膜瓣封闭,瓣膜瓣膜终止于鼓膜。美国短吻鳄可以听到50至4,000赫兹范围内的声音,已经与人类非常接近。鳄鱼通过声音不仅能发现猎物和敌人,还能帮助他们的社交:雄性可以通过吼叫以威胁其他雄性或吸引雌性,幼体也会通过叫声来获取母亲的保护(每个养过小鳄鱼的爬友都应该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