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蜥蜴对声音非常敏感。它们可以听到100-5000 Hz频率范围内的声音。鬣蜥可以轻松听到500-4000 Hz范围内的声音,并在700 Hz时具有理想的灵敏度。听力良好的蜥蜴一般具有鼓膜,鼓室和咽鼓管。鼓膜通常暴露在头的表面或短的开口管的末端,可能被鳞片覆盖或裸露。(也就是眼后的洞)
当然,不同环境、不同种类的蜥蜴所“擅长”的频段也不一样:在实验中,南鼍蜥具对高频声音更加敏感,热带夜蜥则对低频声音更加敏锐。
所以蜥蜴对你的呼唤基本上没有反应,只是因为它们听不懂….“听到”对它们来说还是很简单的。这也是为什么早年有一些蜥蜴在过年放鞭炮的时候会被吓死。
但与人类不同的是,由于大部分两爬的头骨较小,因此它们可能无法使用双耳接收到声音的时间差或强弱来判断声音方向。而部分蜥蜴可以通过两个鼓膜接受声音产生的相互作用来获得方向感。
蜥蜴中也有听力“较弱”的族群——穴居型蜥蜴。它们或多或少地适应了全地下生活,这意味着对它们来说,空中传播的声音显然没有地传低频声音更重要。因此听力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这就使得用来捕获空气传声的中耳发生了退化,鼓膜腔和咽鼓管也因品种不同而发生了退化或缺失,也进化出了可以将内耳封闭起来,以阻挡泥沙或水进入内耳的外部结构。如美洲西南部的无耳蜥属。
这种听声的方式像什么?
蛇
众所周知,蛇类的祖先为了适应地下生活,视力和听力都做出了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