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图是我在珠峰6350米拍摄的照片,我就睡在旁边的一个小帐篷里头。其实从这个小帐篷到我拍摄照片的地方只有两三米远,但是走过来会非常费力,因为海拔6350米的氧气含量只有10~15%,我的基础心跳是150到160次,所以走两步就会非常非常地喘。
这张照片中我还是露出了非常灿烂的笑容,其实我的眼泪是在哗啦哗啦地流,当时的心情非常地激动,并不是觉得有多么地辛苦、多么地难,而是因为我眼前是冰川,身后是冰川,左边是国旗,右边是我们中国科学院的院旗,心情非常地激动。
我刚刚提到我参加了2005年的珠峰科考,但那个时候其实是我刚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非常感谢珠峰给了我这样一个实战的场所,我首先得到的一条经验就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虽然珠峰很高、爬珠峰也很难,但是你只要选对了方向,只要一步一步地走,朝着方向去努力和坚持,那么你总会到达那个高度。
我还深刻地体会到大自然实在是太伟大了,而人类非常地渺小。大家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在那么广阔的一个高原上,那么高的高山里,我这样一个非常小的小人物在那里徘徊、迷茫、前进。我深刻地理解到为什么中国的山水画里人总是被画得那么小,像一个蚂蚁一样那么小。
言归正传,再讲一下我们到了6350米到底要干什么。我们首先要对这个垭口状区域的冰雪进行测厚,来估测一下冰芯到底能够打多长,一百米还是两百米。然后还要架设一些气象站,监测一下会不会有暴风雪到来;还要挖雪坑采集一些雪样。
这是我们钻取冰芯的过程,钻取出来的冰芯并不像大家想象的,是一个完整的一百米、五十米或十米这么长,而是一截一截的,每一截大概只有七八十厘米。然后我们会把冰芯会一截一截地拼起来,还要对冰芯进行一个简单的描述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