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又入手了一棵丛林雀梅,园子满了,一直都告诫自己再买就要剁手了,结果在朋友圈看到挖桩人发的图片又忍不住了,稍微的迟疑过后,果断出手,对于丛林盆景素材总是欲罢不能,又开始破戒了,这个挖桩人也算是熟人,几年下来,和他也买过十几棵了,他家的货主要是雀梅这个品种,属于广西小叶红芽雀梅,算是熟人卖家了,合作这么多次了,所以价格基本都会比较适中,一般也很少砍价,心知肚明市场行情,合作比较愉快。
雀梅这个品种,一般来分南雀和北雀,没有品种优劣之分,看个人喜好和当地的环境气候而定,网上也多有争论,见仁见智的问题,没办法评论,北雀个头明显比较大,骨络雄奇,比较霸气,我个人感觉同等造型北雀比南雀价格会便宜一些,我也是在网络上看一些北雀桩材流口水,只是考虑气候原因没有下手,北雀一般以大别山的素材卖得多些,我也不晓得北方雀梅在我们南方是否水土不服。
我一般买的雀梅主要以广西和广东的货为主,这也是南雀的主要产地了,广东云浮的小叶红芽雀梅貌似有点名气,不过我没有买过,可能是和那边的卖家不熟吧,以前在雀梅吧也看一些广东云浮雀梅,感觉价格偏高,所以我的园子里基本都是广西货为主。
雀梅分大中小叶子,以小叶为佳,又以芽头细嫩红色为上品,网络上好多卖家动辄标明说是小叶红芽,其实滥竽充数的也很多,无论是啥样都说是小叶红芽,我也是上当过几次,当当不一样,买回来根本就是绿芽,所以买桩还是跟熟人买比较稳妥。叶子大小这个倒是很好鉴定,摘叶和控水能缩小叶片大小,尤其是岭南手法脱衣换锦,既裸露雀梅沧桑嶙峋的骨架,还能观赏寒冬里点点红嫩的细芽,平添更多的喜庆之情。
雀梅的骨骼充满野趣,而且容易脱皮,就像冬眠的蛇蜕皮一样,我觉得也是一种景致,现在好多盆景爱好者都喜欢雀梅这种品种,其特点易养活,没有那么娇贵,树身体现了灌木特有的矮化功能,真正的小老树,很多大师的作品都是以雀梅做题材,红芽的优势就更不用赘述了,唯一的缺陷就是容易功成身退,事了拂衣去,听说是单水线,容易失枝,我也不明白此类原理。
雀梅
图片中的这棵雀梅,就是呈现脱皮的样貌,大杆上的老树皮块状隆起,让人忍不住要用手指扣掉落,喜欢这棵树的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一本多干丛林,各个粗细不一,主次杆错落有致;二是分布层次以一根过桥为分界点,区分开来,就像延绵的小森林;三是根系发达,不用担心存活问题;四是大小也正好,以前一直想买一棵过桥丛林,之前看了几棵,都不甚满意,这棵雀梅算是满足了这个遗憾。
买之前还担心这么长不好运输,到货以后发现保存完好,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终于放下来了,用控根器围了一个长椭圆形的沙盘来中,也没有刻意高压培土了,把裸露的根系都围上就好了,一两个星期基本就长新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