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的武汉,三国时的武汉是现在的哪里

首页 > 车主 > 作者:YD1662023-05-20 07:41:35

西晋五路伐吴示意图

五路大军中,平南将军、都督江北诸军事胡奋率领早已集结在江夏郡(即上昶城)的部队,负责渡江攻占夏口的江南部分,进而与建威将军王戎合兵攻武昌。

大举伐吴的第二年,即太康元年(280年)二月,司马炎又下诏确定了夏口、武昌方向的作战方案:“(王)濬、(唐)彬东下,扫除巴丘,与胡奋、王戎共平夏口、武昌,顺流长鹜,直造秣陵,与奋、戎审量其宜。”

但实际上,战斗的过程比司马炎想象的简单得多。据《晋书·王濬传》载,“(王)濬自发蜀,兵不血刃,攻无坚城,夏口、武昌,无相支抗。”晋军攻至夏口、武昌,守军纷纷投降,几乎不费什么力气。

孙晧派尚书、侍中虞昺为都督武昌以上诸军事,主持武昌、夏口战事。虞昺为虞翻之子,儒士出身,原为黄门郎,“以捷对见异,超拜尚书、侍中”。“捷对”的意思是在与孙晧谈话时反应迅速、思维敏捷,大概是个清谈之士,可惜只会吹牛,而且毫无节操。虞昺一来到武昌,就“上还节盖印绶,然后归顺。”主帅既降,其余守军自然也是闻风披靡。

在灭吴之战中,不战而降的恰恰正是孙权下了最大工夫来经营的夏口、武昌防线。在其他几处战场,都有吴军将领流血牺牲。例如西陵之战,晋军斩留宪、成鐻、郑广,乐乡之战,斩陆晏、陆景,江陵之战,斩伍延,版桥之战,斩张悌、孙震、沈莹等等。只有都督武昌以上(当然包括了夏口)的虞昺是一上来就投降。

孙权苦心经营多年的以“夏口三城”为核心的长江中游防御体系,就这样还没怎么真打,就彻底崩溃了。要是孙权泉下有知,会不会气得活过来?

三国时的武汉,三国时的武汉是现在的哪里(13)

孙权

五、结束

在汉末三国时期刘表、刘备、孙权等势力的经营下,武汉(江夏、沙羡、夏口、沔口)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江边小城逐渐成为长江中游的政治军事重镇。在西晋灭吴、三国统一后,以“夏口三城”为核心的江夏郡继续作为控遏荆楚地区的重镇屹立横跨于大江两岸。西晋末年,王敦都督荆州诸军事,镇武昌(今鄂州),以陶侃为宁远将军、荆州刺史,镇江夏(今武汉),遂平定杜弢之乱,形成割据荆州进而影响东西两晋政局的一支重要力量。

随着历史的巨轮不断往前推进,武汉(江夏)作为长江中游重镇,还将继续见证更多更壮观的历史风云。

参考文献

【西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2000年版。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

【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06年版。

卢弼:《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2012年版。

宋杰:《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中华书局2019年版。

郭沫若:《中国史稿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5年版。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版。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