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开车”并非彼“开车”,我说的是正儿八经的驾驶小技巧昂。
我是2012年5月拿到的驾照,到现在9年多一点吧,还不能说是老司机,也因为粗心大意出过一些小事故,但通过不断地总结和学习,同时在主机厂的时候也经历过无数次的极限驾驶训练,多少对驾驶有一些小心得,而这些心得在转化为日常驾驶之后,个人觉得非常有用,对新手提高驾驶技能,保证日常行驶的安全有一定的帮助。
以下内容只是我的个人经验,大家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或者更好的办法,也欢迎评论交流。
● 提升车感
车感这东西听着挺玄的,其实就是对车辆的感知能力,这需要足够多的驾驶经验不断累积之后才能形成,而这个能力对日常驾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决定了你能否利用好手上的这台工具,并发挥出它该有的性能,这里面包括对车辆极限的了解,像加速能力、制动效能、横向抓地力极限等,还包括像前后车距、左右车宽等感知能力。有些读者可能会觉得极限状态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下赛道不飙车。
我的态度是,哪怕你一辈子都不踩出ABS,油门不过50%,我也建议要尝试几次,把制动和油门踹到底,好知道自己的车子在ABS工作时是什么样,干地和湿地的极限制动感觉以及长度预估,车子的极限加速性能有多强,油门踩下之后多久会有反应。有些追尾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后车不敢踩刹车导致的——害怕踩坏,甚至还有不少人偶然踩出ABS时会怀疑是不是车子有故障了,别觉得不可思议,我身边就有好些朋友不知道,而且我相信这并不在少数。
了解车辆的极限加速性能,可以让你对超车时间有个较为准确的预判,尤其是在双向单车道的国道行驶时,了解了车子的加速能力和反应时间,有助于判断是否能完成超车,避免发生车祸。
而像前后车长,左右车宽的车感,同样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经验积累,当然有些城市天生可以“逼着”新手成为老司机,比如长沙,几乎所有人都是加塞好手,因为市区道路窄,车道多,再加上稀烂的交通规划和管制,以及复杂的地形,没有一定的驾驶技术和车感很难不会被加塞。当然每台车都有不同的长度和宽度,普通消费者不需要像车评人或主观评价工程师一样对各种大小尺寸的车子都有一个良好的车感,许多人一辈子可能开过的车都不超过5辆,所以最重要的是把自己手上这台车开熟开好就行了。
对于新手来说,我总结了一些我以前用的小技巧,对快速提升车感有一定的帮助:
首先找一个空旷的场地,不需要很大,能停下几台车就行,场地内随机摆几个大纸箱或者其他柔性物体,但一定是要高于车头和车尾,将车子无限接近这个物体,当觉得快撞上时下车确认一下,直到离物体还剩大概5cm左右停止,前后左右都试试,反复练习,把这个物体的目视距离印在脑子里,以后遇到窄路会车或其他类似情况的时候就能从容许多。
当然些读者会说现在车都配雷达了,这还有必要么?当然有,因为雷达常响时,一般还会留有大概30-50cm的距离,但有时难免会遇到一些不规则的停车位,还有一些窄路会车的情况,类似这种雷达常响、但实际上勉强能过的情况,相信绝大部分人都遇到过吧。好的车感不仅能让日常驾驶变得更从容不迫,也能减少剐蹭事故的发生。
另一个是要学会感知车轮的位置,因为整车只有车轮是和地面接触的,是一切车辆动态的源泉,充分感知车轮的位置和状态,对日常行驶时躲避路上千奇百怪的障碍物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可以提升驾驶技术,慢慢达到“人车合一”的境界。针对这个技能,以前的驾考内容里是有相应考试的,也就是单边桥,但目前的科目二已经取消了这项考试,我觉得还是挺可惜的。
我自己的方法是:找一个空旷的场地,越大越好,往地上丢一个空矿泉水瓶,然后不断尝试着分别用4个轮子碾过它,直到能随心所欲的用任何一个车轮都能碾到为止。虽说现在道路状态越来越好,人们的素质也普遍提高了,但还是免不了有突发情况的时候,多掌握一项技能不是什么坏事。
● 充分利用后视镜
后视镜是行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工具,但很多人新手都不知道该怎么使用或懒得用,而关于侧方停车、倒车等基础技能,驾校早就已经教过了,我就不再赘述,这里我主要说一下,在道路驾驶过程中,后视镜的用法。
首先是变道,很多新手由于没办法通过后视镜准确把握前后车距离,以至于经常会出现变道过早或过晚的情况,这里教大家一个最万能也是最保险的标准:当在后视镜里能完全看到后车的整个车头时,请放心大胆的变道,此时一般两车的前后距离都会留有5m以上的距离,比大部分车辆整个车身位还长。
以我的508L为例,当后车在我的后视镜里露出整个车头时,前后车的距离约为6-7米(卷尺最长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