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
第一节 典故的定义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这是最早出现 “典故”两字的句子。但这里的 “典故”二字只是 “典章制度”的意思。《辞海》中对“典故”的定义:①典制和掌故。②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典故的定义为:“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本书所谓“典故”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第二节 典故的类别
典故简单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引用历史故事或者神话传说,简称为事典;二是引用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简称为语典。
事典是指曾经实所发生,能够还原和追溯出典故其人其事,有着明确的故事性内容结构,并且有着明确出处或记载的典故。
语典指那些并非着重强调其故事性内容结构,而仅是一种较为单纯的话语引用的典故。
第三节 典故的来源
典故的来源大致有三个。第一,来源于民间故事、民间习俗、神话传说、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第二,来源于一些历史书上或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第三,来源于佛经、圣经等宗教书上的故事、人物等。
第四节 典故运用的分类
典故在古诗词中的运用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6种:明用、暗用、正用、反用、化用和借用。
1.明用
所谓“明用”就是借其意而明用之,即对典故进行比较简单的概括或者引述,读者一看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例如:
①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韩愈《答李翊书》)
“门墙而不入于其宫”典出于 《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韩愈化用此语,意在其下二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谦言没有学问,此是明典。读者即使不知,见“孔子”也能知道此处在用典。
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出师未捷身先死”明用了诸葛亮最后一次率领大军北伐曹魏,战争尚未结束,却病死军帐的历史故事。杜甫借诸葛亮对蜀汉赤胆忠心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悲壮故事来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极度苦闷之情。
③虽隙驷不留,尺波电谢,而秋菊春兰,英华靡绝。(刘峻《重答刘秣陵沼书》)
“隙驷”出于《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驷驰而过隙也。喻时间迅速过去。周振甫 《文章例话·引用》说:“从字面看‘隙驷’是用典,即明典。”
④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前一句话明用了谢灵运特制木屐的故事:谢灵运经常游山玩水,并且特别喜欢到高峻幽深的地方。他为自己特制了一种木屐,木屐底部装有可以灵巧活动的前后齿,上山时就拆掉前齿,下山时就拆掉后齿。
2.暗用
所谓“暗用”就是作者把他想要表达的内心的思想感情暗藏在他所引用的典故之中,了无痕迹,从字面中看不出典故。
①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在此处暗用了典故,“折柳”原是指 “折取柳枝”。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灞桥,汉朝人送客到此经常折柳相赠,后来人们就习惯用 “折柳”来表达赠别或送别之意。但从本诗 “此夜曲中闻折柳”一句来看,这里的“折柳”实际上是一首曲子,即《折杨柳》曲的简称,这首曲子往往用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这是一处对典故的成功暗用。
②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青枫浦上不胜愁”中的 “青枫浦上”暗用了 《楚辞·招魂》中的:“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和 《九歌·河伯》中的“送美人兮南浦”。这句话隐含着离别的意味。
③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不作典故解,也言顺意通,因此不容易看出“觅封侯”是典故。此典出自《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少有鸿志,曾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通西域有功,封定远侯。陆游用 “觅封侯”将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自然地融化在词语里,又“了无痕迹”,可谓暗典妙用。
3.正用
所谓的“正用”就是在诗文中出现的 “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其原义基本不变,称之为“正用”。
①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辛弃疾《破阵子·为范南伯寿》)
此词作于张南轩请范南伯担任泸溪县令,范南伯 “迟迟未行”之时,辛弃疾希望范南伯以国事为重出仕上任,“因赋此词勉之”。“掷地刘郎玉斗”典出《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上刘邦脱险回霸上,令张良赠玉斗给亚父范增。亚父痛感项羽 “不足与谋”,“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挂帆西子扁舟”典出《吴越春秋》等书,越国谋臣范蠡施美人计,献西施于吴国,瓦解吴王斗志,最终吴亡。此后范蠡审时度势,携西施乘舟游五湖而不归。辛弃疾在词中以范增、范蠡比范南伯,希望范南伯为国竭诚尽智。两典皆取本义,都为正典。
②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中的 “豆蔻”取自于杜牧《赠别》诗中的“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的这首诗是他为赠别一位相好的歌妓而作。“青楼”指歌妓的住处,而 “青楼梦好”取自杜牧《遣怀》诗中的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在扬州时,常去青楼游玩,姜夔在此处引用杜牧描写扬州的诗句来忆古伤今。如今,纵然有杜牧那样的才气,面对如此荒凉凄清的扬州,也无法写出 “豆蔻”之类的诗句。姜夔在这里所运用的典故与杜牧 《赠别》诗的题旨相符合,这一处是典型的正用典故。
4.反用
“反用”是作者根据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对原来的 “古代故事”或“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加工改造,使其意与原意相反,即所谓的“反其意而用之”。
①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夜半前席”“问鬼神”典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原文记载汉文帝在宣室召见贾谊,询问鬼神的原本。两人说话十分投机,直至半夜。文帝不自觉地在座席上“移膝靠近贾谊”。这一记载意在反映汉文帝喜爱贤才。李商隐 《贾生》后两句 “反其意而用之”,感叹汉文帝徒劳,半夜前席,不问贾谊民生大计,仅问鬼神之事,即明知贾谊有才却不用。李商隐反用此典,借古讽今,指责晚唐统治者荒于政事,不任贤才,不顾民生。
②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根据《列子·黄帝篇》记载,海上有个人与鸥鸟的关系十分亲近,他们从来不会互相猜疑,更不会想着去伤害对方。有一天,这个人的父亲硬让他从大海边去捉鸥鸟到家里来养,当他无可奈何地再次回到海滨时,竟然神奇地发现海鸥早已经飞得远远的,他顿时明白:是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之间的密切关系。但王维在诗中则反其意而用之,变成了海鸥从来不怀疑自己,暗含了作者无欲无求、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由此表现了王维隐居山林、超凡脱俗的闲情逸致。
第五节 典故运用的效果与方法
适当运用典故可以增强诗词表现力,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增加韵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直。诗词史上,用典故多的尤以李商隐、苏东坡为甚。有人说李商隐 “好积故实”,如 《喜雪诗》,一篇中用了18个典故。事实上,因为典故的凝缩委婉和诗歌的简练生动有关,诗词与典故是密不可分的。
如果要正确地运用典故就必须熟悉掌握大量典故。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一般都可以找到相关典故。要准确理解有关典故的正确含义和使用方法,避免用错、用偏,产生笑话,影响意思表达。写诗词要特别掌握典故的活用,可以根据句子声韵及文字的需要变换调整,但是要注意关键字是不能改变的。要注意典故的生命力。诗词写出来是要给别人看的,典故运用是为了传达思想,因此,不可把过于冷僻生涩的典故写进诗词。
需要指出的是,近体诗是唐以后形成的,大量典故是唐以前的,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多,人们学唐宋诗词,也熟悉了这些典故,如果自己根据典籍另选其他典故写进诗词就须十分谨慎,特别是唐宋以后的事件,如果不广为人知,就难以作为典故在诗词中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