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写作中,如何才能做到用典无痕?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用典”这种修辞手法。
南朝文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意思是说,事类,就是文章在达意抒情之外,援用事例类比说明义理,引用典故来论证今义。
以上两种情况在古诗中都很常见,但是“用典”也有一个弊端,容易出现晦涩难懂的情况,不太受读者喜爱。
既然如此,古人写诗为什么还喜欢用典故呢?
杜甫
一、用典故有什么好处?
因为字数有限,为了写出更丰富的内容,古诗格外讲究“意在言外”,这样留一些空白给读者思考,更能让读者有阅读的收获感。苏轼曾明确提出:“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呢?
历代文人在诗歌的构思和语言的艺术表达上下了不少功夫,但如果想写一首能够流传千古的诗,这不仅需要努力,还需要天赋。
而用典,恰恰是一个普通人都能掌握的简便方法。
不管是类比还是论证,都是为了从表面文字中获取典故背后的内在含义。我把典故的表面文字,也是诗歌呈现给读者的文字,称为“表象”。
比如“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托鹃”这四个字是表象,诗人只写了表象,读者却可以通过表象直接获取它背后的故事和凄凉的感情,这就实现了“意在言外”的目的。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只要写出了表象,都是在运用典故呢?
当然不是,运用典故还需要满足另一个条件。
隐居
二、运用典故的条件
这一段我用实例来讲。
前两天,我解读了杜甫的《题张氏隐居二首》,有一位朋友提出疑问:“远害朝看麋鹿游”是不是借用了“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这个典故?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把这两首诗都附上。
(其一)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其二)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这两首诗都提到了“鹿”,“远害朝看麋鹿游”与“春草鹿呦呦”到底有什么不同?
如果我们把“鹿”看成表象(后一句其实可以直接把“鹿呦呦”看成表象,这里为了对比,只把“鹿”看成表象),典故中有“鹿”,诗歌中也有“鹿”,仅凭“鹿”这个表象就可以把典故和诗歌联系在一起吗?
其实典故和诗歌之间的根本联系,并不是表象,而是典故背后的含义与诗歌内容的关联性。
比如这两首诗,“鹿”是表象,而典故(“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含义是表达主人宴请宾客的热情。
但前一句诗是为了突出“远害”,也就是避免让麋鹿受到伤害,表达的是隐者无欲无求的心态,可见,典故的含义与这句诗的内容关联性不大;
而后一句诗,“表达主人宴请宾客的热情”非常符合上下文描写的情境。
所以我们可以判断,后一句诗运用了“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这个典故,而前一句诗并没有。
也就是说,典故与诗歌之间有共同表象,并不意味着这句诗已经运用了该典故,还要看典故的含义与诗歌的内容是否有关联性,这是运用典故的另一个条件。
打个比方,一个女孩喜欢猫,有一个男孩也喜欢猫,然后这个男孩带着一只猫求见女孩,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走到一起,关键还要看男孩能不能让女孩动心。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来思考如何才能做到用典无痕呢?
麋鹿
三、如何才能做到用典无痕?
用典无痕的意思是,从表面上看不出来用了典故,但实际上暗含有典故背后的含义。
我们前面已经分析了,“用典”有两个条件:1、典故与诗歌有共同表象;2、典故的含义与诗歌的内容有关联性。
那么如何才能看不出来典故呢?
关键在于两点:
(1)表象,应尽可能选择“实景或者形容实景的词”。
这样既能很好地代表典故,又能与诗歌上下文的情境相贴合,读者才不容易从上下文的情境中跳出。
比如前一首诗中的“伐木丁丁山更幽”,“伐木丁丁”是表象,它既暗含盼望朋友到访的典故,又是诗人在山中的亲耳所闻,符合上下文的情境。即使读者不理解这个典故,阅读起来也很顺,只是读不出来主人对朋友的渴望之情。
(2)表象的表面含义,要和上下文无缝对接。
这一点非常容易被忽略,既要典故的含义与诗歌内容有关联,又要表面含义与上下文无缝对接,这两点都要满足,确实很难做到。
比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一句的“折柳”是表象,代表折柳曲,但是背后隐含了折柳送别的典故。
但如果读者不懂“折柳”的典故,就很难理解后一句的“故园情”从何而来。所以读到这里,读者就要先从诗中跳出来,理解了典故才能继续读懂后一句,这就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用典无痕了。
那么有没有比较严格的用典故无痕迹的实例呢?
江水
除了前面讲的杜甫诗,我们再来看王勃的这首《早春野望》。
江旷春潮白,
山长晓岫青。
他乡临睨极,
花柳映边亭。
这首诗的字面意思是:诗人早晨站在江边,看到江面宽阔,还有白色的潮水;绵长的山峰,呈现青绿色;在他乡环顾四周;看到花柳的影子映在边地的驿亭上。
从表面上的景物来看,这首诗描写的所有景物都是实景,而且每一处景物都与诗人所描绘的整体情境相符合。
从表面上的感情来看,诗人清晨在他乡欣赏美景,却无意中看见了边亭,产生了思乡之情,感情脉络非常顺。
但实际上诗人在第三句运用了典故,临睨,出自《楚辞·离*》:“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典故的意思是,太阳东升照得一片明亮,忽然看见了我思念的故乡。
当我们理解了这个典故,再回头看这首诗,诗人之所以要在清晨来到江边,就是为了在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寻找到更多明亮的事物,所以他看见了白水、青山以及太阳照射下的花柳,所有的条件都符合了典故,结果却没有像屈原一样看到他思念的故乡,只看到了边亭,诗人思乡的痛苦之情溢于言表。
您看,如果我们不知道典故,可以读出诗人看到边亭后产生了思乡之情;但如果我们知道了典故,就可以读出诗人思乡却又见不到的痛苦之情,感情更深。
这首诗的典故是不是用得毫无痕迹?
欢迎留言讨论哦。
站在诗人的角度来读诗,我是沉于古诗,欢迎关注我,我每天都会为您解读一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