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有个名叫范雎的人,曾经给秦昭襄王出了个很有实用价值的战略创意。这个创意的实施,为秦国后来能够灭掉六国、统一中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创意,就是中国历史上影响久远、知名度极高的一个战略思想——“远交近攻”。
当时的战国列强,为了宣示国威、展现实力,也为了聚拢人心、扩大国际影响,整天你打我、我打你,你方唱罢我登场,乱乱哄哄,闹得不可开交。有意思的是,大家在打斗过程中,几乎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基本相同的战术——打了就走的游击战术。大家胡乱开战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过把瘾、出出名,最多顺带着抢夺些东西、抓些人回来,没啥长远的战略眼光和意图。所以打来打去的,就打成了消耗战,除了一时的痛快,大家基本都没有因此而得到实实在在的、战略意义层面上的好处。
这个范雎,原本是魏国人。早先,他在魏国的政府机关,担任过一个级别不算太高的公务员。有一回,范睢被选派跟随政府高层领导,到友好齐国进行国事访问。出访期间,由于未经领导批准,范雎就喧宾夺主,擅自表现得比领导口才还要好,还要善于谈判公关,还要高明有远见,从而遭到了这位小肚鸡肠领导的嫉恨。
领导记了仇,后果很严重。回国之后,这位领导在向国家最高*汇报出访情况的时候,指控范雎有严重的收受外国贿赂,兼泄露国家机密、通敌卖国之行为。这么做,就是明摆着是要往死里整范睢了。这位领导做人,也太不厚道、太心黑手辣了。人家就是卖弄了那么一回小聪明,表现得比自己高明了一些,也不至于非得要人家的命啊。一般小心眼的领导,遇上这种事情,充其量也就是给他穿穿小鞋,或者是将他边缘化也就完了。也怪范睢的命不好,摊上这么个缺德的领导。看来范睢也没有弄明白官场的潜规则,一个下属怎么可以表现得比领导还高明!
这么一来,范雎就倒了大霉。魏国最高领导偏听偏信了对范睢的诬告,下令司法机关严办。结果,范睢被司法人员抓去揍得皮开骨裂、死去活来不说,还遭受了被裹上席子扔到臭茅房里,再让一群人往上胡乱撒尿的非人侮辱。如果不是他很聪明地装了一回死,再加上有同情者帮忙,没准儿小命也没了。
有意思的是,跟那位陷害他的领导一样,范雎也是个小肚鸡肠之人。关于范雎的性格特征,史书这样评价:“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也就是说,范睢虽然懂得感恩,但心眼很小,报复欲很强。“睚眦必报”这个著名成语之所以能够问世,并且流传久远,范雎功不可没。
在这种情况下,范雎在魏国是没办法呆下去了。费了一番周折之后,他跑到了秦国去混饭吃。到了秦国一段时间以后,范雎得到了一个机会,单独向秦昭襄王汇报了一次工作。秦昭襄王是个很有作为的人,也比较爱才一些。凡是被他看中的有用之才,一般都会使之才尽其用。
因为这次汇报,不仅使范雎顺利进入了领导和组织的视野,为他日后出任秦国政府高层*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使秦国受益匪浅,可以说基本明确了日后统一六国的战略走向。因此可以说,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双赢的工作汇报。
在这次历史著名的汇报中,范雎对秦昭襄王如是说:“我的个好大王啊,这些年来列强之间打来打去,乱打一气,有啥实际意义啊?我看是没有。除了抢到一点微不足道的东西,谁也没有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在当今时代,最宝贵的实际利益又是啥呢?是土地、人口和资源啊。不仅在当代,就是在遥远的二十一世纪,甚至是二十N世纪,也是如此啊。如今我们舍近求远地借道韩国、魏国去攻打齐国,纯属劳民伤财之举,打了也是白打,没有任何实际意义。齐国也一样,跑那么大老远去攻打楚国,不仅啥也没捞到,因为邻居韩国、魏国在后边捣鬼使坏,还差点儿让燕国给灭了。从今往后,我认为咱们是时候改变战略战术了。具体办法是,先假装和遥远的齐国友好,再从身边的韩国、魏国下手,像蚕吃桑叶一样,一点一点地吃掉他们的土地资源,不断积蓄力量,逐步壮大充实自己。所谓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就是这个道理。这样积累一段时间以后,国家的实力强盛了,再去吃掉包括齐国在内的其它战国列强,就是小菜一碟的事情了。再者说了,韩国、魏国处于战国列强的中枢地带,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区位优势。只要控制了它们,将来就一定能够控制天下。尊敬的大王啊,俺给俺想出来的这个战略方针,取了个比较有创意的代号,那就是‘远交近攻’”。
秦昭襄王是个明白人。听了范雎这一通高论,他就像醍醐灌顶一般,立时大彻大悟了。从此以后,秦国的战略方针,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它摒弃了狗熊掰棒子式的游击战、运动战,代之以占有土地人口资源为主要诉求的、稳扎稳打的阵地战和攻坚战。与此同时,秦国的领土意识也开始变得格外强烈起来。对于吞到肚子里的别国领土,是说啥也不会再吐出来的,即使把牙齿敲掉了也不行。这一点,跟老毛子、小鬼子倒是很相像哦。
“兔子不吃窝边草”,是中国非常有名的一句古训。而范雎向秦昭襄王提出的“远交近攻”战略创意,同这一古训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也就是说,范雎意见建议的核心意思是,兔子要吃“窝边草”。不仅要吃,还要大吃特吃、吃饱吃好。比如对于像韩国、魏国这样近在眼前的“窝边草”,不妨先把它们一口一口地吃掉以自肥。应该说,范雎所提出的意见建议,是很有实用价值的。鬼才李斯曾在其名作《谏逐客书》中这样评价他:“昭王得范雎,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请注意,李斯在文中使用了“蚕食”二字,这个比喻很形象、很有才。这个词汇,生命力也很长久,如今人们还经常使用。
当然了,报复心极强的范雎,在为秦昭襄王出谋划策、使秦国走向强大的同时,也顺便把自己的祖国给出卖了。即使被祖国的某些领导算计坑害过,对于国家、对于家乡民众而言,范雎这么干,也是很不厚道的行为,有点类似于汉奸了。如果说汉奸的说法不够准确,“魏奸”总是可以的。就像如今有些归化到外国的运动员,因为对个别人有意见,就在比赛中把怒火发泄到祖国身上,是一种很没教养、很没道德的行为。
我一向以为,奉行不吃“窝边草”的原则,是兔子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总结出来的一种生存哲学。在动物界,食草的兔子,绝对属于动物链中的弱势群体,主要以食肉动物的食物形式而存在。所以,在弱肉强食的恶劣环境中,能够保住小命、吃饱肚子,对兔子而言已经属于万幸了。所以,它没有蚕食霸占其它动物地盘和资源的野心和*,更没有这样的能力和实力。因而,它们便只能务实地采取不吃“窝边草”这样的办法,以求自保。对于兔子的这种处世哲学,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实用主义的处世哲学。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实用主义”这个词儿,好像不那么褒义哦。
不吃“窝边草”,其实比较充分地表现出了兔子的聪明之处。其一,说明它们具有比较强烈的安全防范意识。留着“窝边草”,可以比较好地遮挡掩蔽它的窝,使天敌们比较难于发现其踪迹。其二,说明它们具有比较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战略储备意识。留着“窝边草”,可以在没有其它草可吃的情况下,临时拿来应急充饥。从这个意义上说,“兔子不吃窝边草”这个原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事情。在不吃就要饿死的紧急情况下,“窝边草”该吃也还是要吃的。
国人有个比较好的习惯,那就是喜欢根据一些客观事物,发现并总结归纳一些处事法则和规律出来。比如“兔子不吃窝边草”,就属于这种情况。但国人也有个不太好的习惯,那就是往往爱走极端,把一些只适用于某些特定事物和特定群体的处事法则和规律,不分青红皂白地放之四海而皆准。这样一来,事情往往就会走向反面。比方说,不吃“窝边草”的法则,放在兔子身上是很适宜的。但是如果放在狮子、老虎,或者豹子、豺狼之类身上,就未必适合了。所以说,遇事还是要多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功课,盲目地一概而论、照抄照搬是不行的。
综上所述,“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虽然很实用、很有效,对秦国帮助也很大,但是并没有太高的思想含量、技术含量。所以,我才认为它不算太高明。当然了,我们也不能拿今天的眼光和认识,去衡量和要求古人。但问题是,这样的思想认识和战略方针,即使对古人而言,也算不得有多么深奥复杂啊。比如范雎、秦昭襄王等人,对此不就是看得挺清楚、想的挺明白么?而范雎和秦昭襄王,在他们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也并不是公认最聪明的人啊。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么显而易见的道理,其他战国列强的高层领导,以及他们的那些所谓高参谋士们,怎么就愣是看不明白。不知道他们的思维和眼界,是不是受到了“兔子不吃窝边草”这类古训的束缚和局限。
所以,我们与其赞叹范雎、秦昭襄王的远见高明,不如感叹其他战国列强高层的短视愚蠢。
作者简介:王离京,笔名谷荻,男,山东寿光人,1958年生于北京,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做过知青、工人、教师,曾任省直机关处长、大学领导干部,二级警监。散文作家,系中国作协会员,发表出版作品累计三百余万字,多次获奖并入选多种选本。相关作品成为国内外多家著名高校图书馆馆藏书目,两度入选山东省中小学生寒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前十位重点推荐书目。
壹点号谷荻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