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年多来,这个类型主要是依靠恐怖,使用血、血浆、偷懒的突然惊吓(jump scare:用图像与事件的突然变化来惊吓观众,通常伴以响亮的吓人音效)。《逃出绝命镇》证明了好的恐怖片的基础是聪明和努力地制作惊悚和恐惧。
5、角色和表演
近年来对恐怖片的一个批评就是拙劣的人物塑造。在肢解片这个亚类型中,出现了各种性格的陈词滥调,人物也不再是复杂的个体,都是惯用的如运动狂、宅男、《最后的女孩》(the Final Girl)等角色。这些角色很快就被《惊声尖叫》(Scream)、《惊声尖笑》(Scary Movie)等讽刺剧恶搞。在血浆片中,这些角色完全变成了炮灰。
《惊声尖笑》(2000)
《逃出绝命镇》和《它在身后》、《鬼书》一样,对人物塑造十分用心,片中角色的恐惧是多层次的。《它在身后》中的青少年害怕「它」,同时也害怕亲密关系还有自己的性欲。艾米莉亚和塞缪尔害怕鬼书,但是他们也怕残存在脑海中的绝望与悲伤。《逃出绝命镇》不是直接关于种族主义经历的,而是它如何影响人物心理的。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表演,就没办法达到电影要求的深度。除了几部英国电视节目,《皮囊》(Skins)、《疯城记》(Psychoville)和《黑镜》(Black Mirror),大多数观众只会认出丹尼尔·卡卢亚(Daniel Kaluuya)在《边境*手》(Sicario)中扮演的主要角色。
《逃出绝命镇》证明了卡卢亚是有才华的。
他完美地融合了魅力与安静的愤怒。他在面对随意的种族歧视,他被消遣时罗斯大发雷霆(她只是个旁观者)硬挤出来的笑容,第一次展现了终生的克制。这种微妙的愤怒很容易被误解。错误的演员/导演团队可能呈现出一种道德制高点,给人以说教之感。相反地,皮尔相信卡卢亚微妙的表演,向观众展示了不一定需要回答的问题。
4、荒诞的恐怖片套路
观众如何能够迅速辨认类型?任何观众即使是看预告片都能轻松地确定这是一部动作惊悚片、爱情喜剧还是严肃的正剧,抑或是恐怖片。原因就是,观众不仅仅下意识地被训练以识别类型套路,而且积极参与类型。
恐怖片总是面临成为陈词滥调的风险,它们的套路也很容易被猜透。当让人毛骨悚然的老人告诉疲惫的年轻旅行者不要进入树林/沙漠/小镇/洞穴时,观众已经看了足够多的恐怖片,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两件事情:第一,年轻的旅行者会不顾劝诫;第二,他们会因此得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