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狐狸,我们都不陌生,总是将它与狡猾多智联系在一起。“狐之为兽,其性多疑而狡黠。”人类对它这一特性的判定,自古有之,直到今天。
狐狸-图片来自网络
无论是先秦时期《战国策》中那只狐假虎威、智逃虎口的狐狸;还是古希腊《伊索寓言》中,那只因够不着葡萄架,而故意谎称葡萄酸的狐狸,都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尤其是西方民间大名鼎鼎的列那狐传说,已流传了一千多年。它的一系列经典故事,直到今天仍然为全世界的人们所津津乐道。
成人以后重新翻开这本书,见到的却是一个充满强权、谎言、狡诈和残酷的动物王国,一个“弱肉强食”的森林。这样的书,却被选入经典儿童文学。
我们不禁困惑:这样的书,真的适合孩子们读吗?列那狐阴险狡诈,不择手段,这样的故事主人公,真的适合孩子们直接接触吗?
关于《列那狐的故事》
背景起源
列那狐的故事起源于法国中世纪民间,最早有记载的,可追溯到12世纪初期,诗人彼尔·德·圣克卢根据民间传说,写成的一篇动物叙事诗。因其形象生动、情节有趣,引得里查·德·利松等其他诗人纷纷仿作续篇,陆陆续续形成了一部广为流传的长篇叙事诗。就连德国大文豪歌德,都被列那狐的故事所吸引,著有叙事诗《列那狐》。
早在上世纪20年代,著名文学家郑振铎以“文基”的笔名,从英文本中译出《列那狐的历史》,将列那狐的故事介绍到中国。另外,翻译家蒋学锴又以法文本为基础,翻译出《列那狐的故事》。后来,钱春绮先生以诗歌体的形式,真正将列那狐的形象带入大众的视野。
如今我们通常所读的,都是中世纪女作家玛特·艾·季诺夫人,根据民间流传的27篇叙事长诗,重新编写的版本。因其叙事活泼,语调诙谐,所以传播极广,影响深远。
故事梗概
《列那狐的故事》这本寓言故事集,情节自由连贯。它是由一个个独立而又紧密相关的小寓言组合而成,紧凑跌宕。主要讲述了狐狸列那如何运用自己的聪明机警,在动物王国中与专制昏庸的狮王、残暴跋扈的狼熊、愚昧无能的主教骆驼,以及弱小无助的鸡兔之间斗智斗勇、左右逢源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列那狐善用伪装偷来鱼贩的鳗鱼过冬;利用公狼的愚蠢和贪婪,将它玩弄于鼓掌之间;还有满口花言巧语,欺骗乌鸦田司令口中的食物......这些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在1000年后的今天,依然能令我们捧腹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