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楚城濮之战全文译文,晋楚城濮之战全文注音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07-09 02:46:10

子玉如果此时也撤兵,楚成王就实现了完美谋划,也是楚国最好的选择。但是楚人都是有性格的,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成得臣,字子玉,楚国令尹,出自若敖之族,统领戎车正在围宋,是在宋国前线的指挥官。

宋襄公时,陈国曾经依附宋国,子玉帅师讨伐陈国,取得焦地、夷地两个地方,并且修筑顿城。令尹子文认为那是子玉立下的大功劳,推荐子玉继任令尹。楚国的令尹,就是鲁国的太宰、晋国的卿将,位高权重。

当时,蒍吕臣责问子文:你想把楚国变成什么?这是说令尹这样重要的职位,你子文已经做了二十七年,子玉再做,令尹就被若敖氏垄断,或许代表楚王的意思。

子文回答:我这样做,正是安定楚国。有大功劳就要得到相应的显要职位,楚国能有几个这样的人?

子玉还是做了令尹。那就打破楚国的权力平衡,引起其他世家大夫的不满,楚成王也不容易改变,楚国的隐忧已经形成。

楚国在出兵伐宋之前,举行了两场军事演习。一场是楚王派前令尹子文组织实施,一早晨就结束演习,没有*戮一人。另一场是现令尹子玉组织实施,用了一整天时间,用鞭打了七个人,用箭穿了三个人的耳朵,子玉需要执行军令才能完成演习任务。

子玉做令尹四年,很多人还是不服气,不服从命令的军士大有人在。选择的地点是蒍氏的封地,以此震慑反对意见。

国老都祝贺子文推荐人选的成功,摆酒庆贺。蒍贾年纪小,晚来了,不祝贺。子文问原因。

蒍贾直截了当:您推荐的子玉不适合做令尹,性格有问题,刚愎自用,不遵从礼法,帅兵能力也欠缺。如果率领三百乘以上的战车,已经超出能力范围,如果作战胜利回来,再来祝贺也不晚。

这是一个未成年人对两位令尹的指责,蒍氏借孩子的嘴打脸若敖氏。对于刚强的子玉会怎么想,那不单纯是这位少年的指责,更是蒍氏一族的指责,代表楚国其他大夫的看法。所以,机会来了,子玉需要一场大胜仗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当楚成王命令子玉回国、不要追逐晋师,子玉反而派伯棼请战,理由是:不敢说一定建立功劳,只想以此来堵住那些向君王进谗言、用心邪恶之人的口。

伯棼,鬥椒,字子越,出自若敖氏,恐怕人如其名,性格也像辣椒一样,若敖氏最终覆灭在这个人手上。子玉作为令尹恐怕真不合适,与楚王的沟通出现问题,选择的人、内容、方式都不恰当。

子玉真想打一仗,就应该亲自前来,向楚王当面陈述自己的意见,进行充分的沟通。微臣明白君王的宏伟战略,只是一味放纵晋国,原来交好楚国的诸侯就会亲近晋国、背叛楚国,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对楚国的影响巨大。君王花费多少年的心血,抛洒多少将士的鲜血才拥有今天的局面,怎么能放纵晋国不管?

子玉不该派伯棼前来,造成既定的事实。作战的目的,不是为了楚国的利益,而是为堵住所谓小人之口,证明个人能力。隐含的意思是,楚王没有亲贤臣、远小人,而是被奸佞所包围,岂不是意味着楚王已经昏庸无能。

楚成王一听伯棼请战的话,心中一定很恼怒。成得臣太过分了,和寡人预判的一样,抗命不遵,不服王命,不以楚国的最高利益为重,只为一己之私。秦齐和谈,子玉抗命;撤离宋都,子玉抗命;不要与晋军决战,子玉抗命。不把本王之命放在眼里。事已过三,楚成王怎么办?

楚国君臣出现嫌隙。楚成王只派出部分军队,西厂、东宫和若敖六卒,跟随子玉作战。东宫代表太子,这时候的楚国太子商臣或真有可能与子玉存在不恰当的交往。

晋国的将帅心气正盛,进行了作战演习,又在曹卫实战锻炼,上下同欲,君臣一心,晋侯想一战成就自己的千秋伟业,将佐想趁国君尚在时立功受封。

晋侯已经67岁,再也等不起了。一旦驾崩,那些追随者的功劳、共同苦难的经历,所有值得骄傲的东西都归零了。如果胜利了,一战而成名,成为一代霸主,如果失败了,大不了退回国内,凭借表里山河,依靠太行山的险固、黄河的阻碍,晋国还会存在。

晋国事关国运之战,关乎国君的荣耀、关乎将佐的命运,实际上已经等待了二十多年。急需用一场胜利,巩固重耳的地位,压制反对的声音,获得更多的土地,进行更多的封赏,追随者已经表达不满,需要胜利来提振士气。

晋国只要打败楚国,就超越了齐桓公,一战就能成为齐国那样的霸主。现在终于依稀看到胜利的曙光,怎能不举全力以对。楚国却是子玉一人、若敖一族的荣誉之战,只是想堵住谗佞小人说坏话的嘴。楚国胜利了,只是多了几个跟随的附庸,由隐形的霸主变成显性的霸主。

晋侯亲临战场,君臣沟通顺畅,随时耳提面命,君臣无忌。楚成王却停留在后方,子玉在阵前,依靠伯棼传话,楚王已经发怒,君臣已生猜忌隔阂。晋国举主力之师,戎车七百乘,装备精良。楚军只是偏师。

这是不对称的一场战争,臣子对国君,偏师对主力,少数对多数。

子玉所依凭的是若敖氏本族的子弟,多年跟从,作战勇猛,率领的戎车应该在三百乘以上,但少于晋国的七百乘,两军数量悬殊,晋多楚少。楚军中有申、息之族,还有陈国、蔡国的军队,更不与楚国同心。

晋国已经把曹伯交与宋公,对曹国三百大夫的追索已经完成,答应把送给宋国的卫国、曹国土地,形成口头的协议歃血为盟,因为还在战争状态,应该没有实物交割。晋军退出曹国,收缩后退,驻扎在卫国。

晋楚双方拉开架势,准备对决。成得臣还是派出使者宛春出使晋师,进行最后摊牌的谈判。

楚子玉向晋侯开出的条件是:一、晋国让出居襄牛的卫侯郑回国都继续当国君;二、恢复曹国的土地、放回曹伯;三、楚军解除宋国围困。一句话,就是一切恢复到战争之前的状态,晋军回晋国,楚军回楚国。

晋侯君臣一听,很是愤怒。狐偃说:子玉太无礼!晋侯作为国君,只是为安定宋国一事,子玉作为臣子,却要安定卫、曹二国。关键是失去作战的机会,仗打不起来,晋国一战而霸的目标怎么实现?但子玉的要求好像很合理,如果直接拒绝,诸侯要说闲话。之前,秦齐介入时不知道所提出的方案是什么?单纯只让楚军退出宋国?

因此,先轸说:君上先答应楚军的这个要求。如果晋国拒绝,就把宋国、卫国、曹国同时得罪了;并且,诸侯听说后,会说楚国提出的这个建议多么合礼,晋国为了私利,却不答应,晋国在诸侯面前也失去信用、损害了形象。不如私底下离间卫曹与楚国的关系,那样楚国就失去以曹卫为谈判的砝码。同时,扣留楚国使者,以此激怒子玉,再寻求作战的机会。重耳听后喜悦,吩咐下去,就这样办。

具体实施中,晋国会对楚国使者说:楚国的建议很好,晋侯在楚国的时候,受到楚王的礼遇,晋楚没有重大矛盾。副使先回去,禀告令尹子玉,勿用担心,晋国已经应允这个条件了,只是还有几个具体的细节需要进一步完善,正使宛春就晚回去几天,拟订好微末之处,就可以达成晋楚之好的盟约。而把楚使宛春羁留于晋侯在卫国的军营。

晋国使者向居住在襄牛的卫侯郑说,晋国、卫国怎么说也是姬姓兄弟之国,楚国乃是蛮夷,卫国不交好同姓晋国,反而交好楚国这个蛮夷,这不大对啊。不借道于晋,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以后卫国要与晋国亲近,兄弟之间的恩怨还不好说。楚国远在天边,晋国近在眼前,晋、卫之间的事,别让楚国掺和了。

同时,晋国使者对曹伯说了同样的话。卫、曹之君听到这番话语,面对晋国伸出的橄榄枝,当时会怎样的心潮澎湃热泪磅礴感激涕零,晋国毕竟是姬姓兄弟,兄弟隙于墙外御其辱,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当真是一点不错。

于是,卫侯、曹伯派出使者,出使在宋国驻扎的子玉,义正言辞的宣布卫国、曹国与楚国断交,卫、曹与晋国的事,那是兄弟之间的事,不用楚国这个蛮夷来管!

当子玉听到副使的回报,不觉面露微笑,心想晋侯还是识时务,有自知之明,当时在楚国的时候就看透了这些人,虚张声势而矣,那就暂时等着吧,等待宛春回来的最终消息。结果却等来了卫国、曹国辞退楚国这样的消息。晋国故意放走宛春的几个随从,把宛春被扣押的消息也报告了子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扣押起来也是严重事件。

子玉怎么能不愤怒,当初果真没有看错,都是阴谋诡计之辈。晋国的做法简直让子玉出离愤怒。主帅失去了冷静,子玉离开宋国,帅师追击而去,直欲与晋军交战。危险迫近了楚师。

既然晋国可以让卫国、曹国绝交楚国,子玉同样也可以使用晋国的办法,派出使者与宋国谈判,进行威逼利诱:宋国的事不用晋国管了,晋国根本不是来救援宋国的,是来谋取晋国私利的。宋国不听,狠揍就是,增加的军力足以逼迫宋国就范;或者另立其他公子,分裂宋国,迫使晋军前来宋国救援,以逸待劳;晋师不来,就大肆宣扬,根本不用追赶晋军。那样,楚晋平分秋色,楚方最多失去宛春一人,子玉太刚,容不得欺骗,只适合做大司马,不适合做令尹,是若敖族强推上去的。

被彻底激怒的子玉离开宋国,追击晋军,晋师节节退却,军吏都看不下去,而说:以国君逃避臣子,那是耻辱。并且,楚师已经疲惫,为什么还要不断逃跑?

狐偃出来做工作说:两军作战,正义的一方士气高涨,理亏的一方士气低落。岂能在乎在外作战的时间的长短?没有楚国的恩惠,我们国君就没有今天的成就,现在是用退避三舍来避让,报答楚王昔日的恩情。背弃恩惠,违背诺言,增加楚国的仇恨,晋师就理屈词穷,楚军就理直气壮。楚军士气高昂,怎么能说是疲惫?如果晋师退让,楚军撤回,我们还能乞求什么?如果楚军还是追击,我们国君退让,楚国的臣子却不断冒犯,理屈的就是楚军。

晋师于是退避三舍,即九十里地,完成当初重耳酒后的诺言。

楚军的众将士想停止追击,令尹子玉不同意。此时的楚军远离本土,来到陌生的地方,形势对楚军越来越不利。被愤怒控制的子玉失去理智,被晋国引诱着不断深入。

夏四月,戊辰日,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憖停止退却,驻扎在城濮。齐侯潘没有亲自参加,而派大夫国归父、崔夭帅兵参战;秦穆公也没有参加,而派公子憖参加。

楚军把大营驻扎在背靠地势险要的丘陵高地,晋侯担心地势对晋师不利,听到众人诵歌:平坦的田畴广袤无垠,经过休耕的土地正土力肥沃适合耕种。晋军渴望获得土地封赏,耕种土地获得收成。

晋侯仍然心存疑虑。狐偃安慰重耳,打吧。打败楚军,必然得到诸侯的拥护;如果失败,也没有大不了,晋国凭借险要地势、表里山河,也一定没有危害。

话虽如此,如果作战失败,晋国还会存在,重耳还会继续做国君吗?晋侯不断的疑虑而问:流亡时得到楚国的恩惠怎么办?

栾枝说:汉水北岸的姬姓诸侯,都被楚国灭亡了。不能顾虑楚国的小恩惠,却忘记了大耻辱。不如打吧!栾枝,谥号贞子,此时担任下军将。

晋侯承受的心理压力还是很大,做了一梦,梦见与楚王搏斗,被楚王制服,趴在自己身上,咔嚓咬开脑袋而吸食脑髓,因此而恐惧。

狐偃安慰说:这是吉利的象征。晋国躺着是得到天,楚国匍匐是因为服罪,并且君上的脑髓是阴柔之物,必定能把楚军制服。

狐偃是心理大师。上古,高贵者都是仰身而葬,低贱者才是俯身下葬,或是这种风俗的遗存。脑髓被视为阴柔之物,而与大地相接,是以柔克刚的意思。

晋军退避三舍,完成当初的诺言,成功把楚军引诱到北方,远离楚地来到陌生的地方。城濮,或是重耳流亡时就经过这个地方,侵曹、伐卫时也要经过,早已经熟悉了地形,故意选择了有莘之虚作为战场。而楚军离开楚国越来越远,晋人距离晋国越来越近。晋军唱歌,渴望拥有新的土地,士气高涨;楚人不祭祀河神,心中惴惴不安。

楚军依靠险要地势扎营,粮草足备,本可以冷静观察,摸清情况;在驻扎下的当天就急不可耐,主动约战,子玉已经迫不及待,只想一举灭亡晋军。子玉本以为看透了这帮人的面目,从心底中瞧不起,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敌人。

子玉派出鬥勃请战,说:请求与晋君的士卒做角力的游戏,晋君就在战车上靠着车轼观看好了,成得臣也与晋君一起观看。话虽说得谦恭,实际非常傲慢。

晋侯派栾枝答话:我们寡君听到了命令。你们国君的恩惠不敢忘记,因此退避到此地。因为大夫而退让,岂敢抵挡楚君呢?既然不能取得大夫的谅解,就敢麻烦大夫二三人,警戒你们的戎车,敬听你们国君的命令,明天见面好了。所说的话也是谦恭,但是柔中带刚,打就打吧,明天早晨见分晓。

晋军,原轸为将、郤溱为佐,率领中军公族;狐毛为将、狐偃为佐,率领上军;栾枝为将、胥臣为佐,率领下军,有战车七百乘,装备精良,队列齐整。

晋侯登上有莘族的废墟高地检阅晋师,满意的说:年少的年长的都知道军礼,可以用他们作战。晋师砍伐树木,增加兵器,设置障碍。

楚军,子玉率领若敖六卒为中军;鬥宜申子西,率领左军;鬥勃子上,率领包含陈国、蔡国军士组成的右军。子玉豪气满怀:今日必定无晋军矣。

己巳日,约战后的第二天,两军对垒,双方列阵。

下军佐胥臣率领所属的战车,给战马蒙上虎皮,首先冲击楚军右军中的陈、蔡军队,陈蔡毕竟是别国的军队,并无真心为楚人作战,陈人蔡人逃跑,导致楚军的右师溃败。这是晋师学习郑国繻葛之战和鲁国乘丘之战的综合运用。

狐毛率领上军的两个前队,竖起两面大旗,与楚军短暂接触后佯装退败。下军将栾枝派人拉上树枝假装逃跑,扬起尘土,迷惑楚军,使之无法分清虚实,很类似后世的当阳桥后面树林中张飞迷惑曹军的计策,引诱楚军来追击。

于是,楚师的中军、左军全力追击。城濮有山丘、水泽、森林,楚军刚来不久,对地形没有晋师熟悉,晋军事先砍伐树木设置障碍、作为兵器使用,追击的楚军戎车很容易陷入事先设好的陷阱。尘土弥漫,全力奔驰的战马无法看清,碰撞上削尖的木头设置的路障,对战车的*伤力很大;全力追击的上只是诱敌的少数晋军,也对楚军相当不利。

追逐的楚军中军阵型散开,原轸、郤溱以晋中军公族集中横击,突破了楚中军的一个缺口。

狐毛所率领的二队前军停止退却,与狐偃所率领的其他上军共同夹攻子西的左军,导致楚左师溃败。

当追逐的楚中军发现上当,已经无力救援左右二军,楚军失败。子玉控制住若敖六卒,因此也就没有失败,实际或未遇上真正的对手。

晋师使用避实、击虚、伪遁、诱敌的计策,并采取了火攻楚师,导致大火数日不息。甚至,晋师突袭、夺取了楚军大营。

晋师早已经注意到楚军大营易守难攻。如果楚军能够控制自己的大营,拥有若敖六卒的子玉就会退回军营据险而守,而不会留下粮食供给晋军食用,失去粮草没有后勤补给,若敖虽强,子玉只能望之兴叹!

晋军进入楚军营地,驻扎三日,吃楚人留下的粮食,之后晋军放火烧毁营地,向西前进。

晋国这边的诸侯,宋公,齐大夫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憖,是否加入战斗并不明确,或者只是观战。特殊情况下,就是变相人质,使秦齐投鼠忌器。

壹点号海峰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