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一枝梅古文,墙上一枝梅诗词

首页 > 房产装修 > 作者:YD1662023-05-17 18:18:24

(一) 洞房惜别

(1)妻(白:)奴与夫君新婚燕尔,琴瑟和鸣。明早,君要赴城攻读;临别依依,让奴为君饯行。

[捧杯,唱莆仙戏曲选段]

十指尖尖捧玉杯,问君此去几时回?

路上野花君莫采,须念家中一枝梅。

(2)夫:[接杯,一饮而尽]

(白)多谢贤妻!贤妻金玉良言,我当牢记在心。

临别,让为夫呤诵《诗经·郑风·出其东门》

(吟)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qi )巾,聊乐我员。

(3)妻(白):夫君不弃糟糠,奴心感激不尽。

奴也有诗送君。

(吟):《唐诗·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4)夫(白):多谢贤妻劝勉。临别,我以红豆相赠。

(吟)《唐诗·红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家中一枝梅古文,墙上一枝梅诗词(1)

图片/莆仙戏剧院提供

(5) 妻:(白):今夜月光如水,照入纱窗。奴不禁想起清朝乾隆年间,纪晓岚(1724-1805)之妻出对让其夫答对;作为《四库全书》篡官纪昀,一时竟无法对好,两百多年来文人学士纷纷试对,竟无巧对。未知君能对否?

(念上联):明月照纱窗,点点孔明诸葛亮。

(6)夫:(对下联):春风吹碧野,处处畹华梅兰芳

(白):此联,我早有所闻,且屡次试对,均不见工巧。偶阅资料,获悉梅兰芳字畹华。畹者,田野也;华者,花也。古人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此之谓也。

(二)家中送别

(1)送君送届“踏扇”(1)头,牵起蚊帐目滓流。

今夜与君同床睡,明早送君上路头。

(2)送君送届房门头,两人相依点点头。

甜言蜜语讲不尽,难舍难分目滓流。

(3)送君送届下灶前,奴煑饭菜桌上摆。

郞君慢慢来吃饱,奴去提伞拿草鞋。

(4)送君送届天井坅,奴拿戒指共番钱。

戒指给君做纪念,番钱给君做盘钱。

(5)送君送届厝下厅,天时乌暗不敢行。

香点三条拜天地,月出一个给君行。

(6)送君送届下埕头,包袱伞子挂担头。

咱厝父母都在上,不敢叫君转回头。

(三)湘溪(2)古迹

(7)送君送经“文笔峰”(3),文笔山峰倚天空。

郎君立志勤苦读,步上青云状元郎。

(8)送君送届“清乐桥”(4),民歌快活乐逍遥。

那是元朝古文物,还在“戒石”(5)字未消。

(9)送君送届“枫岭亭”,夹漈山峰(6)立眼前.

宋代郑樵著《通志》,万古流芳人称贤。

(10)送君送届“东风亭”(7),摩崖石刻现眼前。

那是郑樵亲手笔,“祝圣池中鱼放生。”

(11)送君送经“去思碑”(8),清官离任民依依。

叶侯作县歌快活,湘溪流水也痴迷。

(12)送君送经“步云洞”(9),李白遗联洞中藏:

“松菊犹存蓬岛地,诗书不断巩溪乡。”

(13)送君送届渔源溪(10),看见青蛙逗水鸡。

双手招招叫君看,真象昨夜咱两个。

(四)、马洋风光

(14)送君送经马洋溪(11),看见吊车(12)半天高。

那是郑球(13)新创造,风车抽水灌田洋。

(15)送君送经越王台(14),山上今存古寨台。

西汉余善抗武帝,《史记·列传》(15)有记载。

(16)送君送经古洙溪,芳草萋萋白鹭棲。

“官印浮水”(16)潭中现,余善饮马在此溪。

(17)送君送经马洋村,灵惠祖宫现眼前。

宋朝林宁伏猛虎(17),恩霑六合境安宁。

(五)白沙古韵

(18)送君送届白沙街,郑樵碑亭立街西。

尖峰还有郑樵墓(18),妈祖宫与厝相排。

(19)送君送经“国师楼”(19),明代国师宿此楼。

如今太平逢盛世,人民安居乐逍遥。

(20)送君送届澳岭脚(20),君汝千万要记牢。

人生两大喜庆事,小登科(21)与大登科。

(六)澳柄岭(22)风情

(21)送君送经澳柄桥(23),澳柄桥与宫相连。

从此登上平床岭(24),攀登高峰乐逍遥。

(22)送君送届石榴坑,石榴红红枝叶青。

奴今爱食君去采,今年结子明年生。

(23)送君送届长坑头,奴今想起目滓流。

海水有潮人有讯,郎君何时转回头?

(24)送君送届笼钩湾(25),驿道弯弯指天空。

一齐努力登山顶,浏览城涵好风光。

(25)送君送届社公边(26),看见社公长精神。

公佔来龙居绝顶,我当虔诚问前程。

(26)送君送届石厝边(27),看见阿桃煮点心。

既有碗糕配“粿耍”,也有米粉烫豆浆。

(27)送君送届“平床脚”(28),行路辛苦嘴又干。

慢慢再行三五里,行到石头盘去歇脚。

(28)送君送届石头盘(29),两人坐下讲情话。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要作并蒂花。

(七)城郊风光

(29)送君送届企溪(30)池,看见鸳鸯戏水池。

鸳鸯交颈多自在!奴与郎君要分离。

(30)送君送届六角亭,六角亭边人布田。

早日插秧早日青,早日婚配早日生。

家中一枝梅古文,墙上一枝梅诗词(2)

摄影/蔡昊

(31)送君送届观音亭,观音脚下莲花生。

一齐行前去叩拜,早生贵子耀门庭。

(32)送君送届延寿桥(31),绶溪钓艇乐逍遥。

壶公山下千钟粟,延寿桥头万卷书。(32)

(八)荔城写生

(33)送君送届西门兜,兴化府城顶天高(33)。

今日送君城里去,明早单身转回头。

(34)送君送届庙前埕(34),城里街路大出名。

庙前、后街通大路(35),地方给生有十成。

(35)送君送届鼓楼前(36),鼓楼雄伟大整齐。

十字街头碑坊立(37),学堂(38)就在许头前。

(36)送君送届许南门,一阵小雨一阵风。

一齐赶紧去住店,黄昏过后人关门。

《送君·三十六》全诗完

[注解]:

(1)踏扇——古代眠床较高,床前有木制踏板。

(2)湘溪——(一)地名——在广业里新县。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78年),游洋洞农民林居裔发动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声势浩大,包围泉州。太宗命林居裔加以镇压。公元979年,宋太宗披览舆图,以游洋洞地险民悍,乃于游洋镇增设兴化县,并在此设兴化军管辖兴化、莆田、仙游三县。公元983年军治迁往莆田,游洋仍为兴化县城,俗称旧县。

元朝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县城迁广业里湘溪(俗称新县)。

(二)溪名——湘溪为萩芦溪上游,发源于石竹峰,流经张洋、巩溪,至马洋,汇合瓢湖溪经白沙、东泉、龙洞、萩芦,经江口注入兴化湾,萩芦溪为莆田第二大溪。

(3)文笔峰——又名石竹峰,在新县。层峦巍壁,望之如卓笔,故名。

(4)清乐桥——在新县,元朝至正壬辰年(1352)兴化县知县常瓒建。

(5)戒石——又名“戒石铭”,宋太祖曾颁发天下各郡县,戒饬官吏要公正廉明,其铭文曰:“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书法家黄庭坚手迹,现保存在新县镇人民政府。

(6)夹漈山——在广业里巩溪村。山上有宋代史学家郑樵手建草堂三间,在此著《通志》200卷。南宋乾道五年(1169)兴化军太守钟离松题额。清顺治十四年(1657)莆邑进士林尧英手定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7)东风亭——在新县镇广宫村古驿道旁。其左边有磨崖石刻。正楷书曰“祝圣放生池”,传为郑樵手迹。

(8)去思碑——在东方亭之南100米处,有摩崖石刻,横书“去思”,竖写四言古诗一首:“麻麦芄芄,鳣鲔发发,叶侯作县,民哥快活。”

下款曰:“元至元二年(1336)耆老社长立石。”查《游洋志》:“叶侯,名衡,饶人德兴人。元至元间为兴化县令,秩满而去,民思其德而立碑之。”

(9)步云洞——在今莆田三中校东侧,下临湘溪,面朝夹漈 山。《游洋志》载:“北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巩溪人黄中庸登进士第,官居太常博士,致仕回乡建步云书院于此授徒讲学。其孙黄巩溪亦登第,为岳州县令,归隐后在步云书院著《巩溪诗话》十卷,因梦见李白指点迷津,遂改步云书院为步云洞,供奉李大仙师神位。步云洞有上下厅,中隔天井,天井边有副石柱楹联“松菊犹存蓬岛地,诗书不断巩溪乡”,下款为“梅阳山人江春霖敬书” ,上款为“李大仙师遗句”。

(10)渔湖溪——在萩芦溪上游,巩溪村与霞溪村之间,有石碟供行人过溪。其上游有宋代郑樵之父郑国器倡筑的苏洋陵。

(11)马洋溪——古名洙溪。位于白沙镇宝阳村,霞溪与瓢湖溪在此汇合,为萩芦溪中游。溪面广阔,风光旖旎。

西汉武帝时,东越王驺余善在马洋溪西岸古院山筑越王台,饮马马洋溪,并在东岸牧马,故其村名马洋村,今为宝阳村。、

(12)吊车——风车上的吊桶。靠风力转动抽水灌田,至今白沙有“三门车”地名。

(13)郑球——明代瓢湖人,中进士,发明风力抽水吊车。

(14)越王台——在白沙镇宝阳村古院山上。《游洋志》:“越王,东越王也,姓刘名郢。郢死,其弟余善继位,时朱买臣为会稽太守,武帝命讨之,余善走入闽中,乃窜身于此山之上。环山之巅筑台十余层,今遗址犹存”。旁有三大燧峰,为福建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烽火墩台。

(15)列传——西汉司马迁《史记·东越列传》详细记载东越王史事。

(16)官印浮水——马洋溪竹子潭中有一块方形巨石,传为东越王驺余善兵败,丢玉玺于此潭中,现出巨石。

(17)灵惠祖宫——即马洋宫。《游洋志》:“灵惠庙在县南广业里马洋。按林宁字康世,马洋人,得秘术,驱疫邪神,驯服猛虎,若运臂然,每骑虎出入,人称伏虎林公。宋乾道二年(1166)敕封 ‘灵惠圣侯’,乡民在马洋建灵惠祖宫。每年九月廿八日,林宁寿诞,均隆重纪念。

(18)郑樵墓——在白沙妈祖宫后面尖峰,其神通道碑立于白沙古街道,碑文曰:“宋枢密院编修郑樵之墓。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19)国师楼——在白沙古街之南。澳岭北麓,明代设有客栈,传说国师陈经邦曾在此住宿,今为白沙村地名。

(20)澳岭——横亘在白沙村与澳柄村之间。《游洋志》:“宋朝状元黄公度过此,曾题诗云‘山仍暮云断,天随暮霭低。稻畦迷上下,樵径自东西。’”

(21)小登科——莆俗称成婚为小登科,谚语曰:“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22)澳柄岭——古称“平床岭”,横亘在莆田山区与平原之间,为兴化府城通往广业山区的古驿道。

(23)澳溪桥——在澳柄岭北麓澳溪之上,桥北有澳柄宫,1927年为工农红军207团驻地。

(24)平床岭——即澳柄岭。

(25)笼钩弯——澳柄岭一段山路,象笼钩一样。

(26)社公——建在澳柄岭尾,一说是土地公,其楹联曰:“天作高山,我占来龙居绝顶;地为坤局,君须下马向前程。”

(27)石厝——澳柄岭尾点心店厝名。店主名阿桃、阿贵。

(28)石头盘——在平床岭南麓,近西天尾镇。

(29)企溪——属兴化平原北洋水系,

(30)延寿桥——在城郊延寿村,横跨延寿溪之上,绶溪垂钓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31)万卷楼——在延寿桥头南北,宋代有方氏、徐代藏书楼,藏书各万卷,宋代郑樵曾来此借读。

(32)兴化城——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兴化军城从游洋迁莆田时建造,同时建古樵楼。兴化城非常牢固,有“铜延平,铁邵武,石兴化”之称。

(33)庙前——兴化府城隍庙之前,今为庙前路。

(34)后街、大路——均为莆田市古街名。

(35)鼓楼——即古樵楼,宋化置晚鼓于其上,故名。两傍有双阙酷天安门城楼。

(36)十字街碑坊——原有“大司马”等碑坊,惜已毁。

(37)学堂——兴郡中学堂创建于清光绪年间,其前身为擢英书院。

家中一枝梅古文,墙上一枝梅诗词(3)

摄影/佘琦辉

相关链接:

《送君三十六送》是莆田民间文学的奇葩,该民歌广泛流传于莆田城乡大地,莆仙戏荔乡剧团曾有演出。莆仙戏是南戏的活化石。

《送君三十六送》新编作者戴金赐老先生,在夹漈山下莆田三中从事语文教学三十二年,曾到民间采风,退休后又参加《莆田县志》编辑工作,对莆田景点古迹比较熟悉,所以改编时沿途穿插文物古迹和名胜风光,使内容更充实,艺术性更强。

戴老先生表示:”据云‘越剧《梁山伯·祝英台》中的《十八相送》’已由浙江报请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我市《三十六送》也应报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已是八十五岁的老人,耄耋之年,衷心希望莆仙民歌《三十六送》也能由地方政府报请国务院审批,成为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来源:莆田晚报 莆田文化网

责编:陈恒山

编审:严绍香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