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知识分子最大的转变,就是出现了“左倾”的思想,他们从以前的轻视社会主义,转变为公开拥护社会主义。
美国著名作家艾德蒙·威尔逊干脆表示:俄国是世界上道德的顶峰,那里是一篇光明。
斯图尔特·蔡斯则在自己的书里问道:为什么只有俄国人能享受改造世界的乐趣?
从他话里的意思,我们不难看出斯图尔特对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期待。
然而美国政府在面对这些思潮的时候,却没有积极引导干预民众的思想,而是愚蠢地采用了“鸵鸟政策”。
政府不但禁止人们谈论前苏联,连学生的课本里,前苏联的那一块地图也是空白的,学生每天上课前,还要对着美国国旗祈祷、表示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中国有句古话叫“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试图在思想上、言论上控制国民的,最后只能得到失败的结果。
可想而知,如果当时的美国政府一直坚持这样的政策,用政府的威压粗暴干涉民众的思想,肯定会招来“热爱自由”的美国人更大的反抗。
再加上前苏联“和平演变”的手段,美国接下来极有可能像前苏联人希望的那样,成为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也许是美国的国运还没有到衰败的时候,美国的政府首脑们突然醒悟了,没等前苏联的“和平演变”成功,先自己搞了一场演变。
美国的自我演变美国的这场自我演变,就是罗斯福新政。
1933年3月4日,焦头烂额的胡佛在大选中失利,富兰克林·罗斯福带着众多期望,宣誓就职美国总统一职。
在竞选总统时,罗斯福就提出了实行“新政”,复兴经济的竞选纲领,上任之后,他立即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
新政有三个手段,即救济、复兴和改革。
救济的对象,自然就是因为经济大萧条而产生的大量失业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针对那些需要救济的人,罗斯福政府没有简单地采用赈济的方法,而是“以工代赈”和直接救济相结合。
为了让失业者有工作机会,美国政府大量投资基础建设,先后修建了800座公园、100万公里公路,还有7.7万座桥梁和850座飞机场、12.5万座公共建筑。
那个经常在美国大片中出现的胡佛水坝,也是在那个时候修建起来的。
据统计,新政实施之初,每年约有400万人得到了政府提供的工作机会。
获得就业机会的民众也给美国带来了内部需求,有了这些需求,在短期内缓解了经济停滞的问题。
最迫切的问题解决了之后,接下来就该从根本上着手,调整现有的经济政策,让经济更贴合当时美国的实际情况。
在这一方面,美国直接把前苏联的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手段学了过来。
“税收”这个平衡财政和社会经济的杠杆,美国自然不会忽视,罗斯福政府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遗产税的上限,把手伸向了富有阶层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