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造船为什么有这么大规模,韩国造船业衰败了吗

首页 > 国际 > 作者:YD1662022-11-24 21:20:30

韩先楚上将

当时,全中国仅有主要船厂20余家 ,这些船厂大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职工不足2万人,技术人员更是奇缺。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江南造船厂,它从晚清时期就是中国的第一大厂,但已经在国民党军撤退前被爆破炸毁。

一个烂摊子,这就是我国现代船舶工业的起点。

韩国造船为什么有这么大规模,韩国造船业衰败了吗(5)

被国民党军炸毁的江南造船厂

面对这种地狱难度的开局,第一代中国船舶人却有着用不完的干劲儿。从排水量几百吨的小轮船,到建造排水量一千五百多吨的长江客轮,再到排水量五千吨的海轮,一穷二白的中国人硬是都造出来了。

1958年,当建造第一艘中国万吨远洋船被列入国家重点项目的时候,已经更名为江南造船厂的工人们沸腾了。

已经退休的老工人江师傅,曾经戴上老花镜,兴致勃勃地对记者讲述这段历史,“我高兴得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做梦也想着有朝一日能用我们的双手,造出自己的万吨轮啊!”

在西方国家长期技术封锁、苏联又突然中断援助的困难下,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船“东风号”,在1960年胜利下水,它的性能指标甚至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

这个过程中的艰辛和伟大,不亚于原子弹的研发。当时,主持设计“东风号”的是许学彦院士,这位13岁就立志造船强国的船舶设计专家,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大热天住在船队旁的草棚里画施工图。

韩国造船为什么有这么大规模,韩国造船业衰败了吗(6)

那时候也没有计算机,船舶设计的计算都靠许学彦手算

“东风号”的成功制造,为我国后续大量建造万吨以上船舶奠定了基础,中国从废墟之上初步建立了完整的船舶工业体系。

然而,此后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让刚刚起步的中国船舶工业再次停滞不前。

1973年,刚刚被检查出膀胱癌、但依旧坚持工作的周总理,在会见外宾的时候也着急了:“我们南沙、西沙被南越占领,没有航空母舰,我们不能让中国的海军再去拼刺刀。看不到航空母舰,我是不甘心的啊!”

那时候不要说造航母,就连生产普通民船的船厂,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1977年,中国的造船完工量为11万总吨,而家门口的日本达到了1170万总吨。

高达100倍的差距,让中国的造船人再一次失去了方向,需要有人站出来指出一条路!

韩国造船为什么有这么大规模,韩国造船业衰败了吗(7)

来自山东潍县的柴树藩,是时任的第六机械工业部部长,主管船舶工业。1977年的冬天,有人通知他去小平同志家里开会,此时刚刚恢复工作的*,用四川话告诉柴树藩十六个字;“军民结合、以军为主、发展民用、以民养军。”

喜欢开玩笑的*,还给出一条“锦囊妙计”——“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

柴树藩明白其中的良苦用心,当时国内的军船生产任务下降了2/3,民船任务也几乎为零,国内船厂只有“打入国际市场”找饭吃,才能*出一条血路。

第二年的6月28日和29日,*又再次听取柴树藩等人的汇报,给出了另一个核心问题的答案——“技术引进应当是全面的,要彻底革命,不要改良主义。”

这么说,是因为刚走出文革阴影的中国人,仍然对“洋奴哲学”、“卖国主义”的大字报心有余悸,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问题上步子迈不开。

不得不服,普通人和伟人的差距真是巨大的。*的三句话,解决了当时最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思路、市场和技术,中国船舶工业开始了“二次创业”。

1982年1月4日,重达2.7万吨的远洋散货船“长城”号,在大连造船厂完工交船。这艘船由香港船王包玉刚订购,也是我国第一艘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来建造的出口船。

韩国造船为什么有这么大规模,韩国造船业衰败了吗(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