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各地区GDP与结婚率(据各地公开数据整理成表)
↑2021年各地区GDP与结婚率(据各地公开数据整理成表)
原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结婚登记人数减少这一现象是综合性因素作用的,很难划分是经济因素还是文化因素,或者是社会因素在起主导作用。从经济、社会原因上来说,这是现在多样化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进步。
“不婚”又称“结婚延迟”,包括晚婚、未婚同居、恐婚、(暂时性)独身等在内的婚姻延迟现象。其中,“未婚同居”的“婚姻延迟”状态也是如今初婚人数跌破1200万的原因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性别与家庭社会学研究室主任马春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社会认知中对于婚前性关系或者同居的包容性越来越强。
在北京工作的波波,今年30岁。她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身边有很多关系稳定的情侣都保持同居状态。“如果同居的情侣都结婚,那我身边的结婚率应该算蛮高的,不过也不该这么算,他们不是因为能同居就不结婚;如果让他们结婚,他们可能连同居都放弃了。”
在许多关于结婚率走低的学术研究中,“高校扩招”是一项重要背景,年轻人结束教育的时间推迟,同时在受教育过程中形成对婚姻新的认知和追求。
“任何一个事情都是硬币的两面,其实现在你看20-29岁的年轻人,其中46%以上已经接受过高等教育。尽管他们实际上到了法定结婚年龄,但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在自然而然地延迟婚礼。”原新说,“去比较一下其实挺有意思的,就像欧洲各国、美国、日本,绝大多数的发达国家男女的平均初婚年龄基本上都到了30岁,我们国家现在的平均初婚年龄大概在26岁左右,所以我们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在高校扩招这一背景之下,受教育并不只是在时间上延迟了结婚选择,更在观念上改变了一部分受教育者的感情追求。波波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小时候,她一定想不到自己现在不想结婚,“小时候理解的结婚是什么,我现在感受到的婚姻是什么,和婚姻真的是什么,可能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东西。”
↑资料图片 图据IC photo
马春华表示,对于部分年轻人的思想、价值观而言,“婚姻的吸引力其实没有那么大。可能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婚姻并不是一个必然的人生过程。虽然中国的结婚率在持续下降,但还是比很多国家要高,社会的宽容度相对来说也会比较高。”
马春华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可能你分到一个单位,很多人关心给你找对象,现在大家都会在这方面保持距离,不会去关注是否结婚。除非这些年轻人表示需要帮助,或者表露出这种想法,单位那些年长的同事会帮忙一下,但不会像以前大家都很关注。
“选择不结婚,一方面年轻人可能觉得不是很必要,另外一方面,他们觉得不结婚也可以在社会上生存下去,不会受到一些非议。在陌生人社会中,其实大家对彼此隐私都会保持一个相对尊重的态度。”马春华说。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王炳钰在其《不婚现象:中国社会的现实与可能影响》论文中提到,有研究认为,具有独立经济能力的现代女性对男性的经济依赖性大大降低,这为两性关系的平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不断趋于平等的两性关系,使得女性在择偶方面变得更加苛刻,如果找不到符合条件的婚配对象,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也不会愿意屈就不合心意的婚姻。
“不婚”有何影响?
是否影响年轻人的生活幸福?
马春华表示,“不婚”最重要的影响可能还是和生育率有关。“咱们的生育率持续下降,中国的人口生育率只有1.6左右,这都是很低的,这也是政府部门、学界都在关注的。其实,我们2001年出台的婚姻法给予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法律地位,但是在现实中或者在一般接受中,好像还是更多只接受婚姻内的生育。”
马春华认为,对整个东亚社会而言,包括中国在内,还是比较倾向于婚内生育的,如果不结婚的话,在很大程度上生育率是没办法提高的。
原新说:“即便是保持同一个生育率,但结婚的人数减少,出生人数就在下降,因为生育者本身少了。比方说都生两个孩子,现在有3亿的育龄妇女和将来只有2亿的育龄妇女,生出来的人肯定少。它不涉及到率的问题,而涉及到整个出生人数的问题。直接的后果是出生人数还会进一步保持低迷。”
但对于选择“不婚”是否影响年轻人的生活幸福?“各有各的选择,整个社会现在是多样化、千差万别的。你选择了什么样的方式,那么一定有你的生存之道、生存的价值观,幸不幸福只有自己知道。”原新说。
“很多父母担心孩子不结婚,还是担心他们以后年纪大了没有人照顾。”马春华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随着中国本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未来国家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能够解决此类顾虑的话,我觉得问题其实也并不大。”
红星新闻实习记者 王辰元 记者 吴阳 实习生 程祎晨 黄艺南
编辑 官莉 张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