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雇佣军镇压海地奴隶起义
圣多明克黑人起义爆发后,西班牙趁势欲重新占领整个海地岛,于是在1793年,派军介入战争。在西班牙的支持下,起义军很快便击败了在圣多明克的法军。
但是,事情却发生了转机,西班牙人在战争快胜利之时却背弃了当初废除奴隶制的承诺,而法国此时又宣布在殖民地废除奴隶制,杜桑转而同法军合作。1794年,杜桑与法军将西班牙的势力驱逐出了圣多明克。
1795年,西班牙退出第一次反法同盟,为了确保本土领土完整,与法国签订和约,把西属圣多明克割让给法国,法国由此确立了在整个海地岛的统治。
1798年,实力已经今非昔比的杜桑军队,向法国殖民者发起了挑战,很快便将海地岛西部的法军驱逐出境。即使这样,杜桑也没有停止进军的步伐,最终在1801年,统一了整个海地岛。
英国派兵攻入海地,英军攻占太子港后,却始终不能消灭杜桑的反抗军,僵持之下,损失日益严重,不得不在1798年撤出圣多明克。英军撤出不久,杜桑趁势向南和向西进军,很快便获得整个圣多明克的统治权。
▲海地独立战争的*杜桑·卢维杜尔
1801年,杜桑召开制宪会议,宣布海地岛脱离法国统治。此举引起了拿破仑的强烈不满,如果承认海地岛独立,法国将永远失去它在西半球最富庶的殖民地。拿破仑很快命令查尔斯·勒克莱尔率三万精锐法军,远征海地岛。
法军势如破竹,很快占领海地岛大部分地区,海地革命的*杜桑也死于狱中。但是,起义军并没有被彻底击败,他们四处出击,袭扰法军,给法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法军在起义军的攻击下,后勤补给面临崩溃,险恶的环境又导致军中疫病流行,战斗力下降严重。法国本土又激战正酣,根本无力支援陷入困境的海地岛。另一方面,起义军在杜桑继任者的领导下,逐渐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开始向法军发动了反攻,并取得了最终胜利。
1804年1月1日,让-雅克·德萨林将军宣布废除圣多明克的地名,成立海地共和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黑人共和国。
由法国新移民为代表的白人群体,曾经还占有一定比例的人口数量,但他们部分在黑奴起义中被屠*,部分逃到海地岛东部和其他法国殖民地,因而黑人成为海地岛西部的绝对主体,海地也因而成为美洲唯一的以黑人为主的国家。
▲黑奴屠*法国移民,海地的白人群体基本消失
二、政局不稳,错失发展先机
海地独立战争尽管获得成功,但这是一次具有很大局限性的奴隶起义战争,它是一场类似“官逼民反”的战争,起义参与者具有极大的目的性和自身的局限性。没有正确的政治纲领作为指导,从而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稳固统治。
海地第一位统治者让-雅克·德萨林将军,在海地制宪之后,反而自封为皇帝,号称雅克一世,这就说明了革命的不彻底。
海地建国不久,雅克一世便以军事手段干预国家的生产建设,并将国家的农业收入进行分配。这项政策在北方大受欢迎,在南方却遭到强烈反对。对于南方的反抗,雅克一世进行武力镇压,这反而激化了矛盾。雅克一世在位两年便被刺*,原本就尚未建立稳固统治的国家再次分裂,政局开始陷入动荡。
海地分裂的局面直到1820年才宣告结束,但是各个政治势力之间的关系却没有弥合,这也就成了海地政局动荡的根源。
▲海地总统府(2010年海地地震中倒塌)
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海地的军事政变反而愈演愈烈,短短几十年间海地共更换了22位统治者,国家陷入长期的动荡之中。一直到二战后,海地也没有建立起稳定的政治局面,军事政变似乎成了海地政治的一大特色。
政局的不稳,首先冲击的就是本国的种植业,海地独立以后经济作物的产量反而逐年下降。一直到二战后,海地的种植园经济也没有恢复到18世纪的水平。海地工业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由于缺乏能源,海地直到1960年才建立了第一个火力发电厂,基础工业严重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