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前,一位博士研究生导师教导一位才华卓越的学生说,不要急于否定,不要急于表达,要懂得“隐而不发”。
世间真正的高手,都深藏不露,出世隐而不发,入世一剑封喉。
《天道》中的丁元英,就是这样的一个代表性人物。
金融圈叱咤风云的鬼才,日常生活会是怎样呢?
网络有句流行语可以无限精准用以概括,有钱人的生活就是这么的朴实无华。
他对清净有极致的要求,即使是居住终极理想,也是在柏林城郊一所清净的公寓。他放着北京城的别墅不住,要到一个小县城图清净。
他对日常饮食起居基本上没有要求。小城的顶楼没有空调,酷暑难耐,他手腕绑着一条毛巾随时擦汗。他一日三餐都是在楼下的摊贩和小餐馆解决,即使与韩楚风这样的总裁见面,要么是在酒店的房间吃外卖,要么是在车上吃便当。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真正的高手,小隐隐于世,大隐隐于野,在奢简之间游刃有余,不悲不喜。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理想是香车美女,别墅看海,环游世界。
而真正的世界顶级富豪,像比尔盖茨、扎克伯格、查理芒格等大多都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丁元英几乎从来都不出门和社交。剧中借肖亚文说他“对世俗有着居高临下的包容”。
小摊贩收他两次费,他不与之争辩,立刻掏钱走人。
他坐着看芮小丹跳广场舞时,被人故意挤走,也并不计较。
刘冰为了加入格律诗公司的生意,故意跟他说,是芮小丹开车送他来的,这话还在冯世杰、叶晓明面前当着他的面再说了一遍。他也并没有揭穿。
《易经》有言:觉人之诈,不愤于言。受人之辱,不动于色。察人之过过,不扬于他。施人之惠,不记于心。
看破不说破,是他们的教养。
他们懂得时间精力的价值,懂得珍惜自己的羽毛。
与其花时间精力与一些鸡毛蒜皮的世俗计较,不如省时省力敬而远之。
看《天道》最大的体会,是面对这些小事的处理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比如高铁上公放的抖音、电视剧、音乐、小孩的哭闹声,比如一些低维的扁平性片面性观点,比如一些没有意义的社交与谈资,过去很多年的困扰,都基本上在一夜之间就避免了。
今年很大的一个收获是,懂得思维方式四两拨千斤的魅力。
通过不断的训练自己的思维模式,减少对于没有意义的世俗的参与和干预,在很大程度上,更加沉默,更加懂得说话的意义和分量,与人的距离忽然变得泾渭分明,对人的层次的判断也更加的清晰。
于是经常感慨学习的魅力和见识的意义。
真正的高手,都有着厚积薄发,一鸣惊人的质素。
他们一旦出击,见血封喉。
《天道》中最为典型的是丁元英对刘冰的设计。
刘冰参与格律诗公司的这盘生意,名不正言不顺,打着芮小丹的名号硬往上凑。原本的计划里是没有他的,因此起因显得非常唐突。
在经营格律诗公司时,刘冰整天开着公司的奥迪四处溜达,享受着与他的职位和业务不匹配的各种待遇。此为权力、享受等“贪嗔痴”的欲念太重。
在公司面临600万的赔偿官司中,刘冰立即要求退出股份,以避免风险及时止损,还要求在公司中保有饭碗。此为只能同甘不能共苦,将所有的风险都转移给了别人。
最后,丁元英给了他一个蜡封的档案袋,告诉他,里面的文件可以推翻判决,他可以借以保留工作,但不能用作要挟。
与此同时,丁元英叮嘱欧阳雪,如果刘冰没有其他不得当的行为可以给他一部分股份,保留工作。不然就扫地出门。
看似丁元英给了刘冰许多余地和选择,实际他已猜到了刘冰的结局。
也就是说,在这场局中,丁元英知道刘冰的秉性,知道他不会仅仅安于一份工作,知道他会拿着文件反扑,还知道,他希望落空后殒命的残局。
聪明如丁元英,奉行的并不是提供选择,而是在概率和文化属性中,寻找唯一确定性的结果。
“神即道,道即法,道法自然,如来。”
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高手出招,一剑封喉。
丁元英给芮小丹的这样一个神话里,顶级的公司遭受重创,公司创始人林雨峰憋屈致死,刘冰在天壤之别的境遇中自*,叶晓明、冯世杰、欧阳雪扶进了公司又被洗出局。
顶层设计、深谋远虑、铁血手腕,一切皆在掌控之中。
每一步,都没有逃脱事物运行的规律。
每一步,都能看到文化属性所带来的惊人的力量。
有了这样的果,就有了跟芮小丹再次谈论起文化属性的活生生的事实和案例。
可惜,那时,芮小丹已往天国。
即使在欧阳雪、叶晓明、冯世杰、刘冰在格律诗担任要职,基本都是丁元英实现目的的工具人。
他们在整个设计流程的关键岗位中,可以看做是条件中的可控的变量,是“*富济贫”的整个计划运行的抓手。
他们的直接作用是,证明文化属性运行的规律及其意义和价值。
这是一种极为缜密的高阶思维。
世间真正的高手,皆追求因果。
为什么做这件事,做这件事能达成什么,如何能达成这件事,这三个问题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他们能提前评估风险,并有相应的解决措施。
他们的成功,不是凭借运气,而是来自日积月累的能力、资源、阅历、认知、眼界、格局的组合优势。
强势文化思维相信价值匹配,弱势文化相信运气。
这世上原本就没有神话。所有的一鸣惊人、一剑封喉,都是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