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为什么不理李白,李白给孟浩然的诗有哪些

首页 > 国学 > 作者:YD1662023-04-17 06:22:43

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

李白和孟浩然都是唐朝著名诗人。孟浩然的诗体主要是山水田园为主,所以被称为是田园诗人。那么李白写的诗歌以浪漫主义为主,他被称为浪漫主义诗人。

孟浩然为什么不理李白,李白给孟浩然的诗有哪些(1)

(孟浩然像)

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题诗,共游的乐趣。李白与孟浩然志趣相投,可以说的上是知音了。都是崇尚隐逸的诗人,所以他们有共同点,虽然孟浩然大李白12岁,但是两人感情挺好。

孟浩然为什么不理李白,李白给孟浩然的诗有哪些(2)

(李白像)

孟浩然为什么不理李白,李白给孟浩然的诗有哪些(3)

孟浩然曾隐鹿门山,年四十余客游京师,终以“当路无人”, 还归故园。

李白也是少年隐居,后来征召到了长安,授予翰林学士,但是受到小人诋毁,被赐金放还。在仕途上两位都不如意,这是一个共性。你看李白的朋友圈大多数人都不是混的很好,比如杜甫就一直颠沛流离。不过李白不以隐者生活困苦,反而乐观,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反而,官场上的繁文缛节,李白是很看不惯的。李白好山野行,不喜朝堂居。

本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年-736年左右),与比他年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所以说吾爱孟夫子,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所称赞。

李白平生雅量高致,同辈人一般不轻易称赞,而对于孟浩然则是倾心仰慕流露于笔端。

开篇点题,我爱孟夫子,他的高尚品德,风流惆怅闻名天下。注意:这里的风流不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风流。是指孟浩然卓尔不群的高尚品德,和文学才华。而且,不向世俗低头,一种隐士风情,油然于纸上。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是说孟浩然年轻的时候就隐居不当官,晚年更是隐居山野,与松树和白云为伴侣。

后面两句,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明月夜酒醉非凡高雅,喜欢花草而不仕君王。

高山安可仰,徒此辑青芬。孟浩然不慕名利,自甘淡泊的形象展现于诗歌中。十分的形象,那么读者对于这么一个隐居的高士也是很敬仰。

李白与孟浩然皆曾经隐居,都对当时的社会有一些不满。这也许是他们之间的共鸣吧。孟浩然曾经写了一句诗说:不才明主弃。白首卧松云。隐士风度一般人达不到的。

李白号青莲居士,内心清洁,志向高远。一辈子和孟浩然差不多,都是怀才不遇的类型。所以能够得到共鸣。能够谈的来,也就是知己相遇千杯少,难得也。

(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以上大概介绍了一下。图来自网络,侵删。[害羞][害羞][害羞]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