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萧红来说,在她的童年里,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读书,但这份快乐也并没有延续很久。
十五岁那年,萧红初中毕业,在他的父亲看来,“女子无才便是德”,萧红读这么多的书已经足够,因此便张罗着要给萧红介绍了一门亲事。
由此,萧红认识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汪恩甲。
对于这份突然而来的感情,萧红最开始只是感到羞涩无措,但是到了后来却是彻头彻尾的失望。
因为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在萧红看来,自己和汪恩甲压根就是道不相同的两个世界人。
彼时,日本闯入东北,一次便要在哈尔滨修建铁路。
前清的经历仍在眼前 于是便有一大批进步青年上街游行抗议,甚至还有人到现场去拦住日本人的施工队,这其中便有萧红。
可,与萧红等人的观念不一样,汪恩甲就没有这样的意识。
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一条铁路而已,政府还没有说话,何须平常百姓指指点点?
而这样的观念差,便注定着两人很难走到最后。
影视资料图
于是,抱着对包办婚姻的不满,以及自由的向往,萧红选择效仿《傀儡家庭》里的女主角娜拉离家出走,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里,独自逃婚去往北平求学。
可理想是好的,现实总是很骨感。
正如鲁迅先生在关于《娜拉走后》的演讲那样:“然而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梦境的,因此只得走;可是走了以后,有时却也免不掉堕落或回来......她还须更富有,提包里有准备,直白地说,就是要有钱。”
终于,在苦苦挣扎了几个月后,萧红还在被迫灰溜溜地回去了那个冰冷的家里。
关于在萧红回家后发生了什么,如今并没有任何相关的记载,而萧红本人也对此感到很是难以启齿。
但可以肯定的是,萧红绝不会向封建礼教屈服,不会甘于接受《呼兰河传》里母亲的那句:“这都是你的命,你好好地耐着吧!”
萧红,是耐不住的。
果不其然,六个月后,藏在一辆运菜的货车里,萧红又一次踏上了离家出走的道路。
此去,便再无归时。
影视资料
有时候,缘分总是让人感觉莫名其妙。
1931年的春天,在命运的驱使下,萧红与汪恩甲异地相遇,在没有父亲与家庭的强压下,两人竟然选择同居在了一起。
关于汪恩甲,从现在萧红留下来的字言片语中,很难确定萧红对他是什么感觉。
既没有轰轰烈烈表达爱意的诗词,也没有刻骨铭心的痛斥。
似乎,在萧红的印象里,汪恩甲跟路过的普通人并无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