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泸定桥大约15千米的地方还有一个河流平缓兼具平台露出的地方。在那一带有一种奇异的花包石,它体圆如球,形似小山,周围被一条条宛如龙筋的白色物质重重包裹。当地人世代相传,在花包石出现的方圆数里之内都不能架桥造屋,一旦暴雨来袭,花包石附近的建筑很容易遭遇从天而降的灭顶之灾。花包石其实是一整块天然形成的花岗岩,灰白色的经络是另一种坚硬的物质石英。花包石多处于悬挂状态,并非与平地的岩石连为一体,说明这些“超级鹅卵石”来自于其他地方。很可能就是来自于不远处的山体之上,来自于古时的一个滑坡。这样的大型石块能够从上方崩塌滚落,说明这一带的山体内部原始结构十分破碎,在雨水冲刷或者地质应力的不断作用下,仍然可能继续发生不断地崩塌。当地世代相传的不能在此修村架桥,其实暗藏着古人对附近地质规律的认识。
修建桥梁必须同时考虑河流两侧的地质条件。令人不解的是泸定桥桥东侧的基底竟然是一种十分松散的沙砾堆积物,也就是地质学上所说的河流阶地。这种阶地结构松散,很容易破碎,在这样的地方修建桥梁存在着巨大的隐患。但是,河流阶地也不是一无所是,大多地势平缓,土质肥沃,不仅利于耕种,也有利于物质的集散。正是综合的这些利弊因素,古人才最终选择了地质条件并不理想的河流阶地来建造泸定桥。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古人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建造桥墩的呢?泸定桥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桥亭,亭内横卧着两根粗大的条石,在条石的后端各有一根粗大的铁柱。铁柱头戴铁帽,威武的龙杖中铁索缠绕。当地人称这是保佑泸定桥的镇桥之宝,它一个响亮的名字:将军柱。
作为“定桥神针”的将军柱是承载力的一个重要支点。古人巧妙地利用力学原理:所有的铁索都缠绕在深埋于地底的将军柱上,长达8米的将军柱穿过沙砾堆积层,直接插入到河漫滩下的花岗岩基岩当中,周围再用坚硬宽大的花岗岩条石砌成稳定的桥台。于是,整座桥通过将军柱与基岩连为一体,保证了建在松软的沙砾堆积层上的泸定桥300多年来一直安如磐石。
大渡河流域降水充沛,两岸参天大树遮天蔽日。就当时建桥水平和就地取材的便捷性而言,在这里建一座木桥、石拱桥或是最为便利的做法。大渡河是一条海拔落差极大的河流,从源头巴颜喀拉山南麓到注入岷江的河口,海拔落差达到了4000多米。尤其是在大渡河中游也就是泸定桥所在的位置,由于峡谷狭窄流量大,形成了四川地区水能蕴藏量最大的河段。这样的激流常年奔涌,使得大渡河每年的泥沙含量接近2000万吨。水流量每秒钟能达到1000多立方米,在洪流常年的冲刷下,木桥很难长久保存,一旦到了暴雨,洪水滔天,木桥根本无法抵御冲击。而铁索桥却能有效地对抗洪水,人们只需将桥上的木板收起,这13根铁索链,即便是滔天的巨浪,又能奈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