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业主都有这样的困扰:楼下广场舞音乐仿佛就在耳边播放,楼上孩子跑跳声好似在头顶打鼓,隔壁夫妻吵架内容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明明花大价钱安装了双层隔音玻璃,可噪音的穿透力却远超想象。其实,问题往往不在于材料本身,而是有三个隐蔽的“声音泄漏口”在悄悄放进噪音。
窗户装完就完事?
双层中空玻璃理论上能隔绝40分贝的噪音,但实际隔音效果大打折扣的情况却很常见。安装师傅为了省事,直接用水泥填补窗框缝隙,然而水泥干燥后产生的微裂缝就会让声音乘虚而入。正确的做法是使用发泡胶填充层,这种膨胀材料能够紧密贴合每一处凹凸之处,固化后形成没有死角的密封层。另外,还要检查窗扇的闭合状态,手指能摸到漏风的地方,那肯定也是漏声的严重区域。
门的缝隙会唱歌
有时候价值上万的实木门,隔音效果可能还不如千元的铁门,这关键就在于门框四周那毫米级的缝隙。普通门吸只能起到防撞的作用,而双排密封条却能让门扇与门框之间形成真空地带。要重点关注门底缝隙,传统门底留空1厘米的设计早就该淘汰了,下沉式密封条在接触地面时会自动下压3毫米,关门瞬间就能实现全包围密封。而且,不要小看猫眼和锁孔,这些直径不到2厘米的小洞能让30%的噪音溜进屋内。
藏在墙里的声波高速路
不少人有半夜被水管哗哗声惊醒的经历,装修时明明包了隔音棉却还是会被吵到。这是因为在管道穿墙处的处理有问题,多数工人直接用水泥封堵,由于混凝土与PVC管的冷缩系数不同,三个月后必然会出现环状裂缝。应该使用弹性密封胶,这种胶体可以承受±5毫米的形变,再配合隔音毡包裹管道根部,就能切断80%的结构传声。还有检修口,那些可活动的盖板要用磁吸密封条处理。 墙面插座暗盒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漏洞,如果两个相邻房间的插座暗盒直线距离小于50厘米,就会形成完美的声音通道。可以用隔音发泡剂填满暗盒后方的空隙,再覆盖石膏板和隔音毡,就能有效阻断声桥。已经装修完的家庭也不用慌,某宝上20元一套的插座消音塞,套在插头后方就能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这些细节处理单个成本都不超过200元,但九成的业主根本不知道需要做这些。下次再听到邻居家电视声的时候,别急着换窗户,不妨拿手电筒照照门缝,摸摸插座边缘,说不定就能省下一大笔改造费用。毕竟,安静的家不是靠砸钱就能换来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从哪里溜进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