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是怎样死的,刘禹锡怎么死的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2-11-19 19:14:02

时间是人类最大的敌人。人类的一切痛苦都源自时间,因为“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人们总想拥有一些美好的东西,最好是天长地久。比如青春。最好每天都是猖狂的青春白衣胜雪,如五陵年少鲜衣怒马仗剑游侠。比如富贵。最好钟鸣鼎食珠围玉绕,幻想幸福来得快一些走得晚一些。比如“春宵一刻值千金”,比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但快乐总不能长久,如春花易落烟云易散。时间总如骏马如长河一去不复返。

人总是要老的,这是我们都知道的道理,但我们总不想老去,这也是人类的贪婪之处。所以在宗教中,充满了对长生不老的幻想。道教希望长生久视坐地飞升,佛家希望能坐地成佛在西方极乐世界获得永生。然而这一切都是彼岸的幻想。

刘禹锡是怎样死的,刘禹锡怎么死的(1)

人应该冷静地面对老去。但老去真的令人悲伤。它意味着远离了青春,远离了权力中心,远离了聚光灯的灿烂,意味着接近死亡。所以,在中国的古典诗文中,苍老是一个悲伤的主题。但中国人从来都充满辩证精神,有些事情虽然不高兴,但我们总能找出让自己淡然面对的理由。

在面对苍老时,更多的诗人选择了冷静面对,他们要么像陶渊明一样,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静待岁月流逝;要么像王维一样参禅好道,在“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他们基本上属于看得开放得下的人,但也有一些诗人害怕老去,诗歌中充满了对晚年的恐惧。比如白居易。

白居易给自己起了个相当佛性的名字,他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看这个意思,他仿佛看透了红尘,但实际上他贪恋红尘。白居易的生活优哉游哉,除了几次被贬谪,在命运多舛的中唐诗人中,算是运气不错。但正是因为活得太舒服,所以他害怕失去已经拥有的美好的东西。因为曾经拥有所以害怕失去,这是人性的逻辑。和白居易一样优哉游哉的晏殊,对此就感慨良深。晏殊曾经在一场酒醉之后,望着窗外的杨柳堆烟,感叹道: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问题是,年龄的衰老,带来的是身体机能的退化,有时候你想吃的东西,但牙齿和胃口已经不允许了,这就是衰老最现实的困境。

刘禹锡是怎样死的,刘禹锡怎么死的(2)

白居易的人生已经进入下半场了。所以他有一大把的感慨,他写诗给自己的老弟兄刘禹锡,告诉他晚年生活实在太不爽了,各种落寞,各种不舒服。其实,他这就是刺激刘禹锡,因为刘禹锡一生多灾多难,能活下来已经非常不容易 ,不像白居易那样居易。白居易这种行为,我看就是无病*的嘚瑟,当然诗中确实体现了他对晚年生活的无奈。这首诗叫《咏老赠梦得》:

与君均老矣,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白居易悲伤地写到:人老了各种毛病都来了,眼睛不行了。头发少了也不高兴梳了,出门腿脚不行,只好呆在家里,不敢照镜子了,没有办法看字体很小的书了。与朋友们也都疏远了,也就只能闲聊了。总之,白居易是各种的抱怨各种的悲观各种的不舒服。唐朝还没有广场舞,否则以白居易的风流潇洒,与大娘们跳个欢快的小苹果,白居易对付晚年的苍凉,应该比较容易。

白居易本想刘禹锡回信说,是啊,我们俩老头都老了,还能干啥呢,就坐吃等死吧。但人家刘禹锡绝对不是悲观的人。刘禹锡可以说是中唐第一刺头,他是个谁也不服、多大的灾难都不服输的主。刘禹锡看事情,总是很乐观很开朗,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反正谁也治不了他,哪怕是时间带来的苍老。比如文人们都有悲秋的情绪,看见秋风起树叶摇落,生命进入寒冬,不禁悲从中来。但刘禹锡就完全不一样,他认为秋天天高气爽,美丽起来像一首童话。他在《秋词》中写道: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别人看秋天都是悲悲切切,而我看秋天比春天还要美好,自己的心情就像鹤舞九天,相当爽快,相当诗意。

所以,刘禹锡和白居易是两个类型的人,白居易崇奉道家和佛家,性格比较柔弱清淡,他喜欢那种淡淡的生活。作为隐士的白居易,他还创造了一个很有境界的隐居方法,叫中隐。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諠。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在人多的地方太喧嚣,在人少的地方太清冷,还是隐居在官位上比较好,由此我怀疑白居易做官可能不达称职。

而刘禹锡完全不同,他是个性格刚强头上长角谁也不服、不服就干、干就往死里*人。刘禹锡就写了一首诗,回赠还在磨磨唧唧悲伤的白居易。这首诗的名字叫《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是怎样死的,刘禹锡怎么死的(3)

刘禹锡对暮年的感受与白居易大为不同。在白居易那里的无可奈何,在刘禹锡这里一下子变得明亮开朗起来。

刘禹锡说,人老去是自然规律,根本不需要大惊小怪。身体瘦弱了,那就把腰带收紧(这样显得腰细),没有头发不好戴帽子,那就让它歪着好了。不看书保护眼睛不是很好嘛,多用艾草养护身体也还不错。老了的好处就是经历的事情多了,看透了是非荣辱人情冷暖,我们就成了老人精了,这多好啊。

最后刘禹锡来了个金光闪闪句子: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这就是刘禹锡的过人之处。相比刘禹锡,晚唐的那个面对黄昏悲伤地写下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人生境界要差很多。

刘禹锡告诉我们,抵抗时间需要有一点自我满足自我安慰的精神,人老了身体不便,但我们的精神更丰富更饱满。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奋斗到底,不能因为老了就悲观就放弃,刘禹锡还告诉我们,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管它什么年龄,干就是了!

如何对待年华老去,还有两个人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黄庭坚晚年写过一首词《南乡子》: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

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

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黄庭坚和刘禹锡一样多灾多难。但是人家还是不服老,仍然充满了童心和烂漫。“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老了老了,干脆活成个老顽童好了。

诗佛王维的态度同样值得玩味。《终南别业》:

​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晚年看透了人生。人生其实哪有什么如意不如意,无非是看风景的心情不同而已。为什么我们不能换一种视角,在没有路的时候,坐下来心情闲淡地坐看云起,看花开花落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