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醚有什么反应,乙醚有什么危害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2-11-25 06:04:43

▷"The First Use of Ether in Dental Surgery" by Ernest Board

最初乙醚麻醉直接将浸有乙醚的纱布覆在患者口鼻处,

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有待改善。

经过一年的研究,莫顿不仅掌握了乙醚麻醉的剂量火候,还发明了乙醚吸入瓶。最初乙醚麻醉直接将浸有乙醚的纱布覆在患者口鼻处(见上图),这样不但镇痛效果不持久,而且容易给药过量,甚至有致死风险。莫顿改进了给药技术。他使用一个二通瓶,将浸有乙醚的海绵放在瓶中,从一口向瓶中打气,患者则从另一口吸入乙醚蒸汽,这样的麻醉作用缓和而持久。

乙醚有什么反应,乙醚有什么危害(5)

▷莫顿发明的乙醚吸入器(Morton's ether inhaler),

使得给药更安全,药效更持久。

一切准备就绪,1846年10月,在外科医生亨利·毕杰罗(Henry Jacob Bigelow)的邀请下,莫顿带着他的新发明“忘川水(Letheon)”(莫顿不想公开他的麻醉剂的成分),同时带着他已经成功麻醉病例的傲人记录,重新回到麻省总医院,准备为展示他的新发明。

展示定在了10月16日,病人已经选好了——爱德华·阿伯特(Edward Abbott)是一名20岁的小伙子,颈部长了一个“血管瘤”。主刀也已经选好了,医院的首席外科医生,哈佛医学院首任院长约翰·沃伦。手术厅中,麻省总众名医(吃瓜群众)济济一堂,来围观这件盛事。莫顿很幸运,手术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于是,便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为了回应一年前威尔斯的“把戏(humbug)”事件,沃伦院长郑重宣布:“诸位,这可不是把戏!(Gentlemen! This is no humbug.)”现代麻醉学的历史从这一天正式展开了,麻省总医院的这间带着穹顶的手术演示厅(surgical amphitheater)也因此得名“乙醚穹(Ether Dome)”

乙醚有什么反应,乙醚有什么危害(6)

▷麻省总院这间带穹顶的手术演示厅被命名为“乙醚穹”,

目前用于参观、讲座、教学。墙上挂着下文将提到的画作。

04

争议与结局

这次手术展示让莫顿名扬天下。次月,莫顿为他的“忘川水”注册专利。

没多久,医学界就揭穿他的发明实际上就是乙醚,大家的指责莫顿为了商业利益而隐瞒真相。威尔斯、杰克逊等人也站出来宣称自己也有贡献,要求在名誉或者利益上分一杯羹。这让莫顿饱受争议,他一直申请不到国家的奖金。总的来说,他在公众中的名声不错,后来也获得了不少荣誉(如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荣誉博士)和来自民间的奖金。1868年,49岁的他在纽约和夫人乘坐马车时突然感觉头脑发热(后来证明是脑出血),立即叫停了马车,跳入中央公园的湖中“冷却头脑”并就此去世。这一蹊跷的死法引起时人不少议论。

威尔斯实为悲惨。莫顿成功让威尔斯陷入了一种偏执状态,不断试验各种药物来企图发现更好地麻醉药。他亲自尝试各种物质,在使用氯仿给自己做实验的过程中不幸成瘾。1848年1月21日,他在自己33岁生日当天吸入氯仿神智不清,跑到街上向妓女泼硫酸而被纽约警方逮捕。3天后,清醒过来的他在狱中用氯仿麻醉后,割开自己的股动脉自*而亡。

整件事中还有一个低调的大咖尚未提及——乔治亚州的乡村医生克劳福德·朗(Crawford W. Long),他才是历史上第一个将乙醚麻醉用于手术的医生。早在1842年3月30日,朗就已经成功使用乙醚麻醉切除了病人颈部的一个小瘤子,然而郎只是使用乙醚默默做手术、向同行演示,一直没有将他的成果写成论文发表出来,使得莫顿之流占了先。朗的论文到1849年才在医学期刊上发表,可见积极发表自己研究成果的意义。

乙醚有什么反应,乙醚有什么危害(7)

▷克劳福德·朗(Crawford W. Long),佛系的乙醚麻醉发现者。

1879年,朗辞世之后的一年,美国官方正式承认朗是麻醉技术的首位发现人。朗首次用乙醚进行手术的那一天,3月30日,成为了美国的国家医生节(National Doctor's Day)。

05

两幅“重现”乙醚日的画

1882年,距离发明之日36年后,很多当事人已经过世了。一位麻省出生的年轻画家,罗伯特·辛克利(Robert Hinckley)决定将乙醚日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画成画作。乙醚日那年,辛克利还没有出生,他用11年的时间采访仍在世的当事人,查阅当时的档案和报纸,逐渐还原手术当时的景象,在1893年完成了这一画作。如今,这幅画作为医学史上最著名的画作之一,收藏在波士顿医学图书馆供人瞻仰。

乙醚有什么反应,乙醚有什么危害(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