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连
· 【别名】川黄连;峨嵋连;云连;雅连;川连;味连;鸡爪连;元连;王连;支连;宣连;古连;古勇连
· 【药性】寒性
· 【药味】苦
· 【归经】心经;肝经;胃经;大肠经
· 【功效】泻火,燥湿,解毒,*虫
· 【主治】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汤火烫伤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研末,每次0.3~0.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或熬膏;或浸汁用。
· 【禁忌】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肾泻,均应慎服。
· 【现代药理研究】
1.黄连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1)抗菌。(2)抗病毒(3)抗病原虫。
2.黄连有抗炎作用。
3.黄连有解热镇痛作用。
【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名医别录》:微寒,无毒。主治五藏冷热,久下泄澼、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治口疮。
《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惊悸、烦燥、润心肺、长肉、止血、并疮疥,盗汗,天行热疾。猪肚蒸为丸,治小儿疳气。
《药性赋》:味苦,平,气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四:泻心火,消心下痞满之状;主肠澼,除肠中混杂之红;治目疾暴发宜用,疗疮疡首尾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