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宁波开始进入“三伏天”。
与之相对应的,宁波各医院的“三伏贴”也开始变得火热异常。仅孔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天就接待市民100多人。
据了解,市中医院2017年贴敷达96247人次,2018年贴敷达97648人次,呈逐年攀升趋势。
三伏贴指的是在夏季三伏天,趁着人们肺脏气血通畅、药物容易深达脏腑之时,通过穴位贴敷去治疗肺脏疾患的药贴。
《黄帝内经》记载:“春夏养阳”“长夏胜冬”
意思是在夏季人体养足了阳气,到了冬天就不易受到风寒邪气的侵扰。
这就是让三伏贴盛行的“冬病夏治”的理念。
但是,
你真的需要三伏贴吗?
你真的懂“冬病夏治”吗?
今天小棠为大家找了几个人们对“冬病夏治”常见的误区,来瞅瞅有没有你一直以来的想法吧。
误区一
所有人都适合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要看人群的,
阳气不足、不能固护温煦人体,致使阴寒之邪侵袭人体引发疾病的人群是适合冬病夏治的。
他们可以通过贴敷、艾灸、拔罐等特色疗法,补益阳气,护卫机体,制衡阴寒邪气。
这样到冬季时,就可以起到抵御阴邪的效果,即使生病,病情也能够大大减轻。
但是如果是平日阳气充足、阴气亏虚的人,并不适合冬病夏治。
如果一味地去补阳气,会损害阴气,导致人体阴阳失衡,反而可能加重疾病。
误区二
疾病都可以冬病夏治
疾病都有自己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否要冬病夏治需要根据患者体质和疾病情况来决定。
比较适合冬病夏治的疾病包括呼吸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耳鼻喉科疾病等,
具体表现为:支气管哮喘、肢体麻木、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等。
这类疾病大多因为素体阳虚,感受风寒邪气而导致,所以适合冬病夏治。
而如果出现了类似黄痰、咽干口燥、心烦胸闷等热证的征象就不太适合冬病夏治。
最好的判断方法是询问医生是否可行。
误区三
夏治有效就不需要再继续治疗了
这点与症状减轻或消失后就停药类似,都是半途而废的做法,并不可取。
慢性疾病的病因和病机十分复杂,治疗方法也必然是长期管理,正如中医所说的“慢病慢治”。
冬病夏治的过程中出现症状减轻好转后,证明夏治是有效的,这时我们需要的是巩固疗效,继续治疗,而不是自行停止。
误区四
冬病夏治后冬天就不再有疾病了
冬病夏治不是巫术,不能保证人体的绝对健康,而且治疗的效果也要因人而异。
年轻人的治疗敏感性更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也更高;相比之下老弱者两项能力都要孱弱一些。
冬病夏治是治疗疾病的好方法,却不是万能的,也不是绝对的。
误区五
冬病夏治只是穴位敷贴
穴位敷贴是中医一种外治的特色疗法,通过将药物贴敷在特定的穴位和经络,以达到温补阳气、调理气血和痛经散寒的作用。
冬病夏治不只有穴位敷贴,更有包括艾灸、拔罐、埋线、针刺和内服药物等多种疗法。
冬病夏治是有历史有效果的古方理念,如今被大家越来越接受小棠也觉得十分高兴,但是有关健康治疗还是需要谨慎哦~
最后再强调一遍,三伏贴并非人人适合,
疾病发作期、孕妇、2岁以下的儿童、皮肤过敏者、皮肤有疥疖疱和破损者、疤痕体质、严重心肺功能疾患及中医辨证属阴虚火旺者不宜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