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
春天养阳主要体现在:“晚睡早起”,因为春天逐渐变得夜短昼长,阳多而阴少;因为“动则生阳”所以要多活动,多锻炼身体;要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以适应天地间的生发之气;夏季的寒病是由于春天没有养好阳气的结果。
那么夏季为何也要养阳呢?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
夏天
夏天养阳主要体现在:“夜卧早起”,因为夏季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季节,晚些入睡,可以顺应自然界阴气的不足,早些起床,可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夏天要调养自己的意志,使自己精神饱满;秋天所发疟疾,多是由于违逆了夏长之气,伤害了心气的结果。
秋天养生的重点是什么呢?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天
秋天养阴主要体现在:“早卧早起”,立秋之后逐渐夜长昼短,早些休息顺应秋收之意,适应大自然的阴长(zhang);虽说早起,但要比春夏的早起要晚一点,也是因为秋天阴长阳收;要精神内守,不要让自己的意志外驰,以顺应秋收之意。
冬天该怎样养阴呢?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天
冬天养阴要“早卧晚起”,天黑就睡觉,等太阳升起来再起床活动,使自己的生机潜藏,不做过多的户外运动。以适应自然界之闭藏;神气内藏,不要开泄皮肤出汗,保护阳气、津液不耗伤。
总之,春天、夏天必须养阳,秋天、冬天一定要养阴,这就是中医养生学所说的“顺时养生”,即四季养生的要诀。
关注我,每天收获健康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