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指颈椎及其附属结构退行性改变累及周围神经根、椎动脉、脊髓、交感神经等组织结构,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有报道显示颈椎病的患病率在中青年人群中逐年升高,从事伏案或颈部固定姿势工作的劳动者颈椎病的发病率可达70%,且病情易反复,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一、颈椎病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1.颈型 以头、颈、肩部疼痛、僵硬为主,并伴有相应区域的压痛及活动不灵活。
2.神经根型 具有较典型的神经根性症状(麻木、疼痛),其范围与颈神经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3.脊髓型 有脊髓受压表现。肢体萎软力弱,行动困难,或有束带感,感觉异常,生理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出现,如霍夫曼氏征或巴彬斯基氏征阳性等。
4.椎动脉型 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旋颈试验阳性。脑血液图、彩色B超等有助于诊断。
5.交感神经型 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
6.混合型 兼有上述两型以上的症状和体征。
二、颈椎病的发病原因
颈椎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至今未完全阐明,不同类型其病因不尽相同。总的来说,是颈椎骨性或者软组织结构的退行性改变导致其发病。
1.颈椎退行性病变是导致颈椎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随年龄增长以及颈椎长期使用超负荷,修复能力降低,患者可出现颈椎各结构的衰变及机能的衰退。
2.慢性劳损是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时值的各种超限活动所引起的损伤。比如:枕头过高、长时间低头玩麻将、玩电脑、玩手机等。
3.创伤主要为头颈部的外伤,头颈部的外伤与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有明显的关系,根据损伤变的部位、程度可在各个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颈椎病的治疗
1.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包括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依托考昔片、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等。
2.中医及物理治疗 主要包括推拿按摩、针灸、小针刀治疗、银质针治疗、中药内服及外敷、冲击波治疗、离子导入疗法、超短波、短波、石蜡疗法等。
3.手术治疗 若患者出现明显的脊髓、神经根损害,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患者在外伤或其他原因的作用下症状突然加重,甚至出现不全瘫或瘫痪;影像学伴有明显颈椎间盘突出,脊髓或神经症状较重,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患者出现颈椎某一节段明显不稳,颈部疼痛明显,经正规非手术治疗无效等。以上情况均需手术治疗。
四、颈椎病的预防
1.卧床时保持良好的睡姿,取侧卧或仰卧时,头颈部、胸腰部保持生理曲度,双髋及双膝呈屈曲状,翻身要沿轴线进行。
2.合理用枕,枕头的高度,仰卧位时为其本人的拳头高度;侧卧时,枕头的高度应为一侧肩膀的宽度。
3.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风寒湿邪侵袭。中医认为颈椎病因多与风寒温邪有关,故颈部的保暖防湿十分重要。
4.保持正确的工作体位:应避免过于低头,特别是“埋头”工作的人群应定时调整颈部姿势,并适当活动颈部。这样有助于促进颈椎部的血液循环,加强局部肌力,保持患椎的稳定性。
5.每周应定期进行全身锻炼,如打太极拳、散步等。在复诊后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参加游泳,同时注意防寒保暖。
供稿:风湿骨病中心、门诊部
编辑:宣传统战处 郑访江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抖音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