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藏在枯死松树的根部,儿时常挖来卖钱,如今野生难觅靠种植才够吃
松树,这是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分布的一种树木了。既有野生的,也有一些是农民种植的。
别看松树很常见,可却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树木。因为这种树的树冠特点就是蓬松,所以而得名。
并且由于松树的适应能力强,寿命也很长,还被民间视为一种吉祥树。
至于松树的价值,估计在农村长大的朋友们都能说出几种,这里也就不啰嗦了。
其实在松树林里面也有不少的“宝贝”,今天就和大家来说一说藏在松树根部的一种“宝贝”——茯苓。
这在过去农村不少人就常挖它来卖钱,可是如今野生的已经十分少见了,基本都是靠种植了,但是售价依然不低。
茯苓:藏在枯死的松树根部茯苓,这可是从古至今都很受重视的中药材。作为我国原产的物种之一,茯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及种植的历史了。
并且在最初的时候,茯苓并不叫茯苓,而是“伏灵”。所谓“伏”的说文解字就是埋伏、埋藏,这也说出来茯苓的一种习性,藏在地底下。
而“灵”则和松树有关,因为古人认为松树是一种极具有灵性的树木。同时茯苓又是和松树共生共存的关系,自然也集聚了灵气。
直到后来,随着对茯苓了解的不断深入和全面,才从“伏灵”两字加上了草字头,就是为了用以和动物区分开来,并且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茯苓到底是何物?茯苓这种药材的名字可以说是如雷贯耳,有些人没有见过它,却听说过茯苓的大名。而对于一些爱做饭的朋友们,应该是常接触到茯苓,尤其是在南方很多地区,就常用茯苓来做美食。
像两广一带,因为气候偏潮湿的原因,就喜欢用茯苓来做茶饮,或者是做汤羹、做糕点,甚至是用它来做菜肴,这也是很常见的。可以说,茯苓的食用方法是不计其数。
但是很多人都是见过加工好了的茯苓片,或者是茯苓块,却没有见过茯苓的真面目。
其实茯苓长得并不起眼,甚至是有点丑陋,有人形容它是掉在了煤灰里面的红薯,确实非常的形象。
茯苓作为菌科下属的一种真菌,它主要是寄生在枯死的松树的根部,并且是深藏着地底下的。
茯苓一般都是以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也不一。外表很粗糙并且有一层薄皮,外皮以棕褐色至黑褐色为主,并且还能见到有明显的皱缩纹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