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后,气温逐渐上升,人哪怕不运动也容易出汗,洗澡成了每日的必备。
特别是入伏后,空气湿度增加,每天身上湿哒哒的,不洗澡就觉得浑身难受,一天恨不得都泡在水里。
可你是否知道,洗澡也是讲究科学方法的,并非随时随地,肆无忌惮的泡在浴室里,洗澡是有正确方式的,方法用不对,会导致身上越洗湿气越多。
一、夏天洗澡时的一个错,让体内湿气越来越重!洗澡还会出错?
那是当然的。
夏季洗澡,无非就是清除身体污垢,和出汗后的黏腻感。
为了保持身体清爽,就会用力搓去附着在皮肤表面的污垢,可实际上,错误就在这里。
人在洗澡时,无论是新陈代谢慢的冬天,还是容易频繁出汗的夏天,都会搓下来“泥”。这些污垢一小部分是皮肤与外界接触,沾染的环境中的污物灰尘、或是化妆品、药物的残留。
可绝大部分搓的“泥”,其实是人体皮肤碎屑和代谢分泌物。
在新陈代谢的作用下,皮肤细胞每天都有一部分要“退休”,这些死去的细胞,附着在皮肤表面,就形成了“死皮”。
活着的皮肤细胞也要进行呼吸、代谢,这些油脂和汗液会随着皮肤的呼吸排出体外.
灰尘、油脂、汗液等外源性和生理性污垢,就是每次洗澡搓下的脏东西。
在洗澡时,这些污垢是不是搓的越干净越好呢?
这个观点错误的。
搓澡时,除了清除掉这些表面污垢外,过度用力,会导致皮肤角质被破坏。
角质细胞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御机制。对外可以抵御来自外界环境的微生物,以及各种物理化学性伤害;对内锁住水分,防止细胞和皮肤缺水。
角质细胞的生命周期过程是28天,如果频繁用力搓澡,皮肤的角质层很容易被破坏,并且来不及新生。
用力搓澡人体的第一道屏障就这样被“手动”突破了,皮肤变得干燥缺水,同时外界微生物和各种污染物,长驱直入,突破皮肤防线,更易患毛囊炎、湿疹等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