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金枪鱼爱好者,建议减少食用频率,尤其是大型金枪鱼(如蓝鳍金枪鱼)。可以选择一些重金属含量较低的小型鱼类,比如沙丁鱼、鳕鱼等。
2. 鱼翅:昂贵的美味,隐藏的健康危机鱼翅在某些文化中被视为高端食材,但它其实是“营养贫民”。尽管价格昂贵,鱼翅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而胶原蛋白对人体的益处非常有限,完全不值得为它花费高价。
鱼翅中往往含有高浓度的汞和砷。2009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鱼翅中甲基汞含量远高于其他鱼类。长期食用鱼翅可能引发慢性中毒,影响神经系统和肝脏功能。此外,鱼翅的获取方式也极为残忍,对海洋生态系统损害巨大。
医生的建议:鱼翅不仅无益健康,还对环境造成破坏。与其吃鱼翅,不如选择富含Omega-3的三文鱼或秋刀鱼。
淡水鱼如草鱼、鲶鱼和罗非鱼,价格便宜,常见于餐桌。但不少淡水养殖鱼背后藏着健康风险。为了快速育肥或防治疾病,部分不良养殖业者会在水体中滥用抗生素和激素。这些残留物可能通过鱼肉进入人体。
抗生素残留的危害抗生素的长期摄入可能导致人体产生耐药性。换句话说,当你真正需要抗生素治疗时,可能会面临“药效无力”的窘境。此外,激素残留可能干扰人体的内分泌,特别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利。
选择正规渠道采购鱼类,尽量购买标注“无抗生素残留”或“有机认证”的产品。
4. 咸鱼:致癌风险不可忽视咸鱼是许多地方的传统美食,但它却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定义的一级致癌物。咸鱼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亚硝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与鼻咽癌和胃癌的发病率密切相关。
为什么咸鱼致癌?在腌制过程中,鱼肉中的蛋白质会与盐分和细菌作用,生成亚硝酸盐,进一步形成亚硝胺。长期食用咸鱼会增加患癌风险,尤其是在一些咸鱼消费量大的地区,比如中国南方的部分省份,鼻咽癌的发病率显著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