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
民间理发匠叫做待诏,有随时待命被召唤的意思。除了剪发和剃头外,也会做梳头的工作,所以也被叫做篦头待诏。
当时的理发匠不但有店铺,还有行会,宋代周密的《武林旧事·社会》就记载了当时的杭州有一个净发社。到了清兵入关的时候,因为有强制剃头梳辫,不剃头就砍头的命令,使得理发行业发展到了最高潮。那时的理发匠会挑着一幅剃头担子,手里拿着像音叉一样的铁夹沿街叫卖,给人理发。
明朝时期
皇室有一个专门为皇子、皇女剃头、束发的宫廷机构叫篦头房,在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中有记载篦头房里的工作。
按最正统的明代皇家规矩,皇子皇女在满百日的时候除了要剃胎发之外,还要按各个成长阶段剪发或者是剃头,然后再按需要和形式留成不同形式的发型。
比如在十几岁之前,皇子都需要定期让专业的剃头师傅把头发剃光。十几岁之后就开始留头发用来束发,直到成年都很少再修剪头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