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方式本没错,但切勿心急,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做科学、安全地练习,否则受伤不说,还会打击运动积极性。
敲黑板,对号入座,如果有这些身体不适,建议别跳了:
1、半月板损伤、韧带撕裂等膝关节伤痛,跳绳时会对受伤的关节造成更大的压力。
2、体重基数大,BMI>25的大基数小伙伴,跳绳时,在起跳和落地时膝盖会承受较大的压力,很容易受伤。
3、没有运动习惯,体能基础较差,有腰椎疾病,有心血管疾病或有血压问题的人。
4、盆底肌功能障碍的小伙伴建议在产后3个月等盆底肌功能恢复好后再跳,具体遵医嘱。
跳绳虽好,但姿势也有很多细节,看似一点小差距,结果相差千里。
仔细看:
1)跳绳时,身体自然站立,脚踝稍向外打开,保持微屈膝,不要伸直膝盖,也不要弯曲太大,过程中注意膝关节指向正前方。
2)落地式前脚掌着地,动作轻盈带有弹性,跳起时身体关节顺势自然弯曲,自重过大或者中老年人尽量双脚着地。
3)两只手放在身体同侧高度,一般与髋关节持平比较合适,双手在左右方向适当外伸,和身体保持在一条水平线。
4)跳起的高度不需要过高,绳子能穿过即可,避免关节过于负重而受伤。
5)大臂贴靠身体,手肘微屈,小臂低于手肘适当外延,感受手腕和小臂发力。
还要注意选择有缓冲、减震作用的运动鞋,避免脚踝扭伤。
选择跳绳时注意绳子软硬、粗细适中;初学者一般用硬绳,熟练后可选择软绳。
想要跳绳更高效,可以试一下“135跳绳法”。
1指1分钟,先热身,开合跳,原地跑,或者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先运动1分钟,做好运动前热身。
3指的是30秒,热身后休息30秒。
5指重复5次,跳一分钟休息30秒,重复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