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归纳了所有的拳术招数,选取----更确切的说是编写----三十二个动作。所以,戚继光写得很清楚----(原话忘记啦)----拳术本来不是用来打架的(打架用器械岂不更好?),只是用来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这是为啥?这是因为他要强调,他的拳术,不是“实用狠招”“实用组合”,而是“所有的合理的发力架子”的集合!只有搭成这个架子,才可以用来活动手足、惯勤肢体。而且,他也下了定义----这是初学入艺之门,也就是说,非“初学”的,这个门已经走过啦。
为啥太极拳一定是建立在戚继光长拳的基础上的?就是这个原因。其实看前面我的叙述可以看出,任何一种拳,都可以在此基础上练习发力的问题。但是为什么最后却选择了戚继光长拳?这难道是偶然?不是,是因为戚继光本人,已经完成了发力架子的选择----戚继光已经为太极拳铺好了基础的路基!有路基啦,还需要有啥?还需要有思路!思路在何处?----王宗岳太极拳论!王宗岳太极拳论,提出了一系列核心的问题。简单的说吧,提出了----以弱打强原则的确定。力量在此原则下的核心地位。自身力量的发出和对方力量的破坏和引导问题。发力和破坏发力的练习过程问题。
破坏和引导发力的技巧问题。发力源头的寻找问题。发力点的确定问题。发力路线的感知和查找问题。这篇文章,一共400字,就涉及到了如此多的问题,实在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大珍宝!这文章,提出了新的格斗思路,从而在武术中真正确定了独立一家的可能。以此种思想,放到任何一种拳术上,都可以将其改变成太极拳。而恰恰是极端重视动态平衡的戚继光长拳,为这种思想提供了最完善的土壤!所以,太极拳在这两个源头下形成。有人说,爹给是儿子的是精气和精魂,娘给儿子的是血液和肉体。王宗岳太极拳论,给这种新拳术以精气和精魂,是这种新拳术的爹。
戚继光长拳,给这种新拳术思想托身的最好基础,是这种新拳术的娘。所以,李老师的图画是错的----太极拳有两个源头,一个是王宗岳,另一个是戚继光。但是,两人的地位是不同的----而没有戚继光长拳只有王宗岳拳论,太极拳总是还要产生,只是要更加费劲;没有王宗岳拳论只有戚继光长拳,太极拳就不可能在那个时候存在(当然以后可能会由李宗岳,刘宗岳之类的出现,但那是未知的啦......)!(戚继光无意创造一种以弱打强的拳法,他只是追求动态平衡和发力的高效;而王宗岳上来就是要提出一种新的、以弱打强的拳法!)所以,传统太极拳的起源,必须解决王宗岳的问题----王宗岳是绕不过去的。
但是,《武谱》中提到了张三丰,而且明确说明了有文章是张三丰老师的遗论。《杨家老谱》中提到了张三丰的传留。《宋谱》直接说明此技术与张三丰的关系。目前,有人直接说:《武谱》提到张三丰一段,是别人加上去的,《杨谱》也是别人加上去的,《宋谱》干脆就是别人伪造的----。好吧,我信。呵呵。正因为不同源流的拳谱都指向张三丰,那么,无论这个张三丰是不是明朝初年那个张三丰或者宋朝那个张三峰----我们只能判定,在太极拳历史上,那个是王宗岳的前辈的张三丰,同样绕不过去啊
4、另一要素----攻击距离的缩短问题。太极拳是以弱敌强的拳术。因为弱,所以走完相同的距离,就比人家慢因此,太极拳是不可能设想跟人家争快速的。但是实战中,必须快速,否则就不可能打中人家。怎么办?太极拳的办法是:一个是主动进攻,另一个是选择预设阵地。太极拳不会防守,因为你实力不成,要是单纯防守,只能挨打。因此,太极拳是以攻为守。在何处攻?在预设阵地攻。举个例子。比如你打我面部一拳。我们相距1米,你这拳需要走过1米的路途。我怎样办?
我抬起手,在自己面部20厘米处,做一个侧向的削掌。这个削掌是为削你的手腕,并将你的向前直线力量加一个侧前向的的力量,让你的力量扑空的。当然如果你破坏了自己的平衡,你会向我侧后方跌倒。这个削掌,我走过的路途是20公分。你走过的路途是80公分。这说明,我只要有你速度的四分之一,如果我们一起发动,我就可以在我预定的位置遇到你。这就叫“后发先至”。先至,不是先到你身体,而是先到我的预设阵地并打击你(好吧,如果你的手腕是算你身体的话,就算先到你身体也成)。太极拳所以称为“后发制人”的拳术,就是因为几乎全部是使用类似的思路。因为实在没有办法,太极拳的预设就是这样----以弱打强,我假设我无论如何也没你的绝对速度快。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我必须先看到你发动,我才能判定并发动。因此,我必须有一个反应时间。
因此,我不能仅仅有你速度的四分之一----嗯,一半差不多啦。我先看到你动----你打拳的话,首先是肩膀、拳头都有微动。此时我就根据推手散手练出来的经验,判定你的运动路线、打击点、力量来源和力量,然后确定预设阵地,再向预设阵地运动。这就是长期练习形成的“反应”,其实是需要经过计算的,只是这些计算已经被熟练练习,直到变成类似本能动作的速度啦.....你没有动,我没法动,你微微动,我首先向预设阵地进击(你是经过预设阵地而非向预设阵地进击)----这就是“你不动,我不动,你微动,我先动”。很多人解释不清这一句。说白啦,太极拳的核心战术就是伏击和突袭。
5、挨着何处何处击----力量的集中性和机动性。飞机是战争之王。坦克是陆地武器之王。
原因:强大的机动性和火力。坦克还有强大的装甲,飞机没有,所以飞机的速度更加快,用速度弥补装甲的缺陷。所以要打人,两个要素少不了:火力集中,机动性。太极拳是弱者的拳术。火力,就是力量。弱者,力量本来就少。弱者,本来就比人家笨,本来就比人家机动性差。可是,在力量上,必须压倒人家,在机动力上,必须超过人家,否则就是失败。怎么办?机动力上,缩短距离。比如:人踢你一脚,你提膝阻挡。你的力量是从腰部提大腿格挡,格挡点在小腿,距离是30公分吧。人踢我一脚,我不是这样。
我是微微转身,直接用屁股去蹭,让对方的力基本走空,然后屁股发一个横向的小力,导致对方失去平衡而倒地。我的距离只有2厘米,而且又用了3-5厘米就完成了进攻。这里面的区别,就在于我的屁股会打人。太极拳就是要练到这个程度,全身没一个地方不听话,没一块肌肉不听话。这样,任何一个位置,都有一支坚强的部队在防守。这就是缩短距离----核心在于你只有几支部队,而我有无数的部队。这就需要加强军事训练----嗯,就是太极拳的周身训练。至于力量的集中----既然确定要让全身都能打人,那就要练习任何一个位置都能最大限度地集中所需要的力量(注意不是“全身的力量”,仅仅是“需要战胜对方的力量”)的能力。这个,就不多说啦,大家都能想到。
6、拳术和军事----坚定的进攻思想、以伏击、突袭为主的手段、全民皆兵和普遍化的军事训练、集中优势兵力、以打击敌人武装力量而不以争城夺地为主要战略目标、最大限度的集中火力、缩短进攻距离、引诱敌人犯错误----这是什么东西?这是不是军事上以弱克强的常见方式?我真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