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义务教育新课标系列报道
新课标对地理教学和学习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要想学好地理这门课,并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老师、学生、家长需要怎么做?来听听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地理教研员贺辉老师和一线老师邓海英给出的参考答案。
有哪些变化?
新课标突出四大变化
进一步强调实践性
贺辉总结说,地理学科新课标突出的变化有四个。
一是强化育人导向,注重发展学生地理核心素养。2022版课标明确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体现了地理课程对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少年的独特价值。
二是将地理课程内容由学科知识结构转向学习经验结构。贺辉指出,2011版课标的地理课程结构按照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划分,基本属于按学科知识结构划分,而新课标中将地理课程内容结构按照学生的学习经验架构,将学科知识与学科活动融为一体,“不仅涉及地理学什么内容(认识全球、认识区域),还涉及怎样学地理(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什么学地理(认识宇宙与地球的关系、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三是加强了教-学-评的指导性和一致性。新课标增加了地理学业质量标准、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地理学习活动参考示例等内容。地理课程学业质量将地理核心素养与地理课程内容进行了有机统一,依据认识全球、认识区域两大部分五个主题学习内容的不同特点,给出具体的学业质量描述,教师可据此了解学生应该达到的程度和目前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并可依据教学研究建议、校本教研建议等,参考地理学习活动示例,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更好地组织教学,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实现课程目标要求。
四是进一步突出强调了地理课程的实践性。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地理教学方式,提出“要积极开展地理户外实践,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地理学习活动,经历对提升核心素养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并且把“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核心素养课程目标之一,还将“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以多种方式贯穿全部课程内容,凸显了地理课程由地理探究转向地理实践的特点。
贺辉
老师如何应对?
创设教学情境
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面对诸多变化,老师们该如何应对?贺辉表示,首先,地理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与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再次,地理教师要全面提升课程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主动围绕核心素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设计具有整体性的教学活动,尝试开发地理课程资源,并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学生怎样适应?
作业形式更丰富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新课标变了,学生要怎么做才能适应?对此,一线老师有话说。西安市第七十中学地理教师邓海英表示,地理学科学习,学生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课堂学习方式的变化。课堂不再是一味地只听老师讲授,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各个环节,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与老师、同学建立学习共同体,在课堂中积极倾听、观察、动手、表达。关于第二、第三课堂中地理观察、实验、研学实践的活动课程会越来越丰富。
二是课后作业形式的变化。学生的作业不再是单一的以习题和练习册为主,而是通过设计科学、分层合理、形式多样的绘图、实验、模型制作、观察报告等形式表现,作业的表达形式也会更注重思维可视化表达,语言表达,图形表达等。
三是学习习惯和理解方式的变化。在老师的引导和家长的支持下,学生会逐步养成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善于发现地理问题及主动迁移运用课堂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将会更多地运用到其他学科知识的支撑,在学习过程中会逐步培养起跨学科融合的思维品质。
四是学习工具的变化。学生将在学习的各个环节越来越多地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如在智慧课堂环境下学习,使用星球地球仪、AR地球仪、地理信息技术等,这既是现代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
邓海英
学考如何考?
轻知识记忆重能力考查
会用地理工具很关键
邓海英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在义务段地理学习学业质量的终结性评价,学生及家长需要了解评价的侧重点是什么。
“评价注重思维品质和学习过程的评价,轻背诵、记忆性知识的考查,重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评价。”邓海英说。
同时,评价侧重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体现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基本课程理念,呈现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调运跨学科知识综合解决;侧重评价学生运用地理工具和图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运用地理工具和地理图表分析能力是地理学习中必备的关键能力,也是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邓海英强调。
她说,评价还注重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多样化表达观点。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和评价方式的改变,家长要科学地引导才能对孩子的学习起到积极的影响。
家长如何配合?
给孩子创造多走出去的机会
进行地理实践
邓海英建议家长,首先要引导孩子广泛阅读,通过阅读增大学生的认知面,增加学生的人生阅历,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其次要给孩子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走出家门,接触自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更是如此。地理学是以地球和人地关系为研究内容的学科,尤其能体现只有“见识”过人,才能“学识” 过人的学习规律。第三要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关注地理现象,鼓励独立思考,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地理规律,学生在生活中“多发现,善分析,能解决”,就是最好的地理实践。
文|耿艳红 编辑|李华 审核|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