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闱是哪一级别的考试,秋闱在哪里考试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3-04-15 07:20:19

上图_ 清代科举考试

只是中举而已,又不是进士的范进能做得到什么官职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清代为了笼络读书人,制定的优待政策了。按清代乾隆年间的规定,举人如果参加会试三次,都没有考中进士的,朝廷就会为这些落第的举人开启一扇新的大门即:大挑

所谓大挑,就是将符合上述条件的举人按照二十个一批的顺序,由皇帝指派王公大臣对他们进行当面选拔。但是这次改变举人命运的选拔,一不看学识,二不拼文采,只是看这些举人的外貌条件。“相貌魁伟”是唯一的评判条件,对于那些参加大挑的人来说,只恨自己的皮囊不好,真真印证了学识高不如长得好的观念。

因此范进中举前胡屠户骂范进时,才有“你不看见城里张府(张乡绅)里的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样尖嘴猴腮,也应该撒泡尿照照自己”的恶毒话语。

秋闱是哪一级别的考试,秋闱在哪里考试(5)

上图_ 清代举人官职牌

但是大挑并不是二十个人都能入选,因为只选取相貌堂堂,魁梧大方的一等三人,二等九人,一共十二人。剩下的八名则美其名曰:八仙,不入等次,纯属陪跑。

大挑中被评为一等的三人,可以做知县,分发到各省当差。二等的九人可以做教谕、训导之类的教官,回到其所在省份,候补各县的“教委主任”,执掌该县的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看起来这样的官职不过尔尔,可是对于寒门出身的举人来说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以清代一位普通的教官高照煦为例,他是在光绪庚辰年既1880年参加的大挑,被列为二等。虽然高氏自觉相貌堂堂,心有不忿,可就是这个二等候补的身份,他也一直等到光绪乙酉年既1885年,才补上了陕西省宜川县的训导。

对于大挑这种全看相貌和眼缘的制度,很多举人多有不满,有举人曾拦下参加大挑选拔的王公大臣问到:“大挑以何者为凭?”,却被大臣耻笑回答道:“我挑命也”。国家的基层教官选拔、举人一生的运数,只以相貌为凭。

秋闱是哪一级别的考试,秋闱在哪里考试(6)

上图_ 江南贡院 清代最大科举考场戊子科(1888年)

而对于这样的儿戏选拔,并不仅仅存在于大挑中。清代曾有主考官做了一副对联讽刺考生:“尔小生论命莫论文,碰。咱老子用手不用眼,抽。”可就是这样全凭考官主观臆断的糊涂选拔方法,却让范进受益无穷。

因为在考取举人之前,范进以童生身份从二十岁应考,考了二十多次都没有考上秀才的功名,只因最后一次考试被周学道可怜,选中为秀才,才有了他后面发迹的故事。因此如果时年五十四岁,相貌平平的范进参加了大挑,最多也只能评为二等,候补一个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上任的县学教谕。

但是并不能因此小看这县学教谕,因为教官虽然与其他肥差相比,显得清贫,但是却也有自己的好处。

秋闱是哪一级别的考试,秋闱在哪里考试(7)

.

秋闱是哪一级别的考试,秋闱在哪里考试(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